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党内监督要有一以贯之的韧劲

2017年02月16日 09:56 | 作者:沈国祥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 

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党内监督在各种监督形式中是第一位的,是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根本之策。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党内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这是党中央对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在不断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纪检机关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乘胜追击、持之以恒,在日常上下功夫、在细节上见真章,巩固党内监督的坚实防线。

历史和现实表明,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在权力面前,任何政党、政府、组织和个人都没有天然的免疫力,更没有终身的免疫力。党内监督不会一劳永逸,实践证明,监督过程前紧后松、上紧下松,不仅会破坏从严治党的前期成果,使一些党员干部滋生闯关心态,更危险的是产生“破窗效应”,动摇制度和政策的权威。制度一旦流于形式,就会变成“纸老虎”“稻草人”,失去应有的权威性。纪委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要找准职能定位,履行监督责任,增强监督韧性,在“常”“长”二字上着力,把权力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

要延长党内监督的防线,就要解决少数监督多数的问题,建立全员、全天候、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一是党的各级组织敢于动真碰硬。监督需要成本,人力物力是制约监督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关键因素。党内监督不能只靠纪委一家,各级党组织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全面监督责任,敢于动真碰硬,见物见人见细节,从点滴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二是营造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政治氛围。善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形成党内全天候监督的政治氛围,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是党内互相监督的重要手段。要坦诚相见、开诚布公,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进步。批评要敢于指正、帮助改进,本着对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大胆使用;自我批评是每一名党员的必修课,不能做“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要日三省乎己、闻过则喜。三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事贵有恒,恒则必利”,深化党内监督要拿出滴水穿石的劲头、铁杵磨针的功夫,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中见常态、见长效。彻底铲除腐败的病根,不仅要对症下药,更要久久为功,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升党性修养,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从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个维度,实现党内监督的常态化。同时,要善于利用党外监督加强党内监督,把外部监督与党内监督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

治人必先自治,责人必先自责。纪检机关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具有监督执纪问责的权力,但是纪委不是天然“保险箱”,纪检干部没有天生“免疫力”,《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题片以案说纪,曝光了中央纪委内部以权谋私的“内鬼”,足见中央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内部监督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打铁还需自身硬,不仅是对纪检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更是不辜负党和国家信任,创造党的事业未来的重要保证。必须加强对自身监督,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建设人民满意、组织放心的队伍。

强化党内监督是手段,根本目的是让党员干部慎用权、善用权、用好权,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严管就是厚爱,党组织加强对党员干部监督的最终落脚点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监督 党内 韧劲 纪检 权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