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单霁翔撰文怀念文物保护专家郑孝燮先生

2017年02月20日 15:05 | 作者:单霁翔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101岁的郑孝燮先生走了。我想他一定是了无遗憾的!长命百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美好祝愿。而他的百年,是有质量的百年。对国家、对事业、对亲人,有眷念,没遗憾!

故宫筒子河


2017年春节前夕,当我像往年一样,做好了看望郑孝燮先生的打算,他却提前离开了我们。20多年来,难以计数多少次向先生请教,而每次感觉都是那么轻松愉快,没有交流障碍。我想这种感觉,一方面来自于先生的谦和儒雅、奖掖后学的品格,另一方面来自我们共同的专业背景:同样毕业于建筑学科,同样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实践和理论研究,同样热爱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业。因此,在向先生请教的过程中,我总是获益匪浅。

郑孝燮先生是我国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前辈学者,拥有很高的学术声誉,作出过突出的历史贡献。同时,先生也是名副其实的文物保护专家。他的丰富经验和学术思想,长期以来对我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实际上,在我的眼中,先生更是促进建筑、城市规划和文物保护三门学科融合、创新、发展的实践者和先行者。

古都卫士

郑孝燮先生长期生活在北京,对这座文化古都充满感情,对于北京文物古迹的抢救性保护更是竭尽全力。人们记忆犹新,在他的呼吁下,北京德胜门箭楼得以免遭拆除,卢沟桥得以停止机动车行驶。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直至21世纪初,北京地区开展的每一项文物保护的重要行动,都可以看到他和多位专家学者奔走的身影,凝结着他们的心血,记录着他们的艰辛。比如,看到天坛内坛中轴线的旁边,由于长期倾倒弃土,形成又高又大的土山,严重破坏天坛的原有面貌和意境,他大声疾呼搬掉土山,使天坛恢复了庄严景观和优良环境。再比如,看到400多条污水管向故宫筒子河排放废水,造成环境污染,他又为此疾呼开展清淤,使故宫角楼的倒影再次映照在筒子河水面。

2002年9月,郑孝燮先生和侯仁之、吴良镛、宿白等25位专家、学者致信国家领导,题为“紧急呼吁——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建议“立即停止二环路以内所有成片的拆迁工作,迅速按照保护北京城区总体规划格局和风格的要求,修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针对北京城市建筑,先生认为创新与传统不可分割,“中而新”应是首都建设风貌的总基调。指出“所谓‘中而新’,包括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城市建设现代化对传统要有所继承和发扬,同时把外来营养化为自己的血液;二是创新应导致北京建设风貌的多样化,形成比较丰富的、完美的、有机的整体特色”。2002年10月,郑孝燮先生又积极呼吁整体保护北京皇城,提出皇城保护的“三低原则”,即“低人口密度、低建筑高度、低交通流量”。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单霁翔 文物保护专家 郑孝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