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知识讲堂>紫砂陶艺紫砂陶艺

龙泉青瓷不温不火中领跑

2017年02月22日 15:05 | 作者:王妍妍 | 来源:新金融观察
分享到: 

不温不火中领跑“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龙泉青瓷契合了中国文人对美的追求:含蓄、内敛、优雅、深沉。静默成景,却又意境深远。就在去年,一场“远山晚翠——龙泉青瓷精品展”被业界称为继2015年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之后的又一次文化影响广泛、学术背景深厚的艺术大展。而今年的1月9日,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推出了龙泉古瓷专场,在艺术品市场仍旧调整之际,平添一抹春色。新金融记者专访自得堂主人、收藏家冯玮瑜,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理事、资深古玉鉴藏家杜平一同剖析龙泉青瓷收藏的前世今生。

“龙泉热”姗姗来迟?

新金融:龙泉青瓷的市场与收藏在宋元明时期就极为盛行。而纵观近年来的中国瓷器拍卖,龙泉窑瓷器的行情涨幅较为明显,业界很多人认为形成了一股龙泉瓷器热。对此,你怎么看?

冯玮瑜: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收藏群体也越来越呈多元化的趋势。近年一些学术团体和收藏机构,对隋、唐、宋、元时代窑口生产的老窑器进行研究,举办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开办研讨会,举办展览、出版相关图录等等,引起了市场对老窑器的关注,加深了藏家对老窑器的认识。近一二年来,宋元时代的瓷器在市场上有整体向上的趋势,例如个别建盏就拍出了天价,从而带动收藏群体对老窑器的追捧,特别是宋元时代的龙泉瓷器,作为老窑器的一个重要窑口,也水涨船高,市场价格上升趋势明显。但目前艺术品市场还在调整过程中,流拍也不少,很难就单一瓷器品种形成较为浩大的热潮。

杜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龙泉热”或者说“宋瓷热”是姗姗来迟的。需知在清代或者民国,龙泉青瓷一直就是收藏重点,深受海内外藏家的青睐。

新金融:“龙泉窑无大器”之说,似乎让龙泉青瓷流传下来的东西以小件文玩类居多,这是否意味着大件龙泉青瓷更具收藏价值?

冯玮瑜:“龙泉窑无大器”的说法并不准确。一件直径为40~50厘米的大盘,高度为30~40厘米的大瓶,时有所见,并出现在苏富比、佳士得、嘉德等大拍卖行,大英博物馆也收藏展示过40多厘米的龙泉大盘。除了明初一段时间,龙泉窑生产的均是民窑器,产品是民众日常生活所需的瓷器,例如盘、碗、香炉、花瓶、明器等,文玩类反而较少见。收藏讲求的是真、精、稀,价值体现在历史性、稀有性、艺术性上,器物本身还要具有美感,具有时代特征,所以不能一味认为“大件龙泉青瓷更具收藏价值”。

杜平:其实这是谬误,首先,文物艺术品收藏不以大小论英雄,而是以器物背后的文化以及它自身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进行认定。设想如果一件大件的瓷器,粗笨、工艺也不精湛,它就比不了小而精致的瓷器。只有具备艺术美学的艺术品才会更受追捧。

新金融:在近些年的艺术品拍卖中,宋元龙泉精品早已徘徊在千万元价格区间,然而,拍场似乎总是有“重景德镇青花,轻龙泉青瓷”的现象。这是为何?

冯玮瑜:拍场上出现的景德镇瓷器大部分是官窑,专门为皇宫的使用而生产,是集当时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而生产的最好产品,而且不合格的要打碎挖坑掩埋,不能进贡,更不得流传于外让宫廷之外的人使用,这是有明文规定的。可见景德镇官窑瓷器其不计成本地生产,精益求精。记者 王妍妍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龙泉青瓷 龙泉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