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民革郑建邦:两岸困难是暂时现象

2017年03月02日 13:59 | 作者:张爽 | 来源:中评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郑建邦在北京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中评社 张爽摄)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郑建邦在北京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他表示,经过反覆筛选、斟酌,民革中央今年向两会提交了37份提案,涉及建设、三农、两岸关系等内容。

郑建邦系抗日名将郑洞国将军的长孙,从事对台工作多年。郑建邦认为,由于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内涵的“九二共识”这一政治基础,导致两岸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一片乌云,但是“乌云”是持久不了的,也遮挡不住太阳的光芒。

郑建邦表示,现在两岸关系遇到的困难是一个暂时的现象,随着岁月的推移,大家都会清楚认识到,两岸关系向哪个方向走才符合两岸民众的福祉,才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郑建邦说,民革中央通过举办两岸高校杰出青年大陆参访团等活动,帮助台湾青年认识、了解大陆,留在大陆实习、工作,让他们能够在祖国大陆的热土上抓牢自己的小确幸。

郑建邦曾任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以下是专访全文:

中评社:两会召开在即,民革中央在今年两会上关注哪些议题?您今年会带哪些提案上两会?

郑建邦:今年两会,民革中央大概会提交37份提案。对于提案工作,我们不求数量,而是要求提案能够言之有物,能够对当前的国家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社会进步发展提出一些真知灼见。

郑建邦主席称,乌云不能遮蔽太阳的光芒(中评社 张爽摄)

这37份提案是经过我们反覆筛选的,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包括国家的法制建设、三农等内容。

比如三农问题,我们准备了“进一步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的提案,“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案,“进一步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提案。

在对台工作方面,我们经过认真调研,也准备了一些提案,比如建立海峡两岸医疗卫生对接体系的提案,关于强化自贸试验区涉台工作机制的提案,关于充分利用互联网+、改进两岸跨境商务合作模式的提案等等。

中评社:您个人在两会上最关心什么话题?

郑建邦:我在民革中央主要是负责对台和两岸事务,我对两岸关系、涉台外交方面比较关心。

中评社:去年520之后,台湾政局发生变动,民进党上台后不承认“九二共识”,有专家认为,两岸关系急转直下,您如何看两岸关系的这一变化?您认为未来两岸关系的出路在哪里?

郑建邦:我不大主张用“急转直下”这个说法,我认为两岸关系的变化是因为新上台执政的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内涵的“九二共识”这一政治基础,导致两岸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一片乌云。

我认为“乌云”是持久不了的,也遮挡不住太阳的光芒。从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看,这些都是过程当中的插曲。

中评社:您认为这片“乌云”什么时候会散去?

郑建邦:两岸关系的发展是复杂、曲折的,有时候“统”和“独”的斗争还是非常尖锐的。我认为我们很多人,包括长期从事两岸交流、对台工作的同志对这句话都不一定理解得十分到位。现在两岸关系出现了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充分体现了两岸关系的复杂性。台湾问题既有它自身独特的历史经纬,也有一些现实问题。

从历史上看,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台湾人民被日本残暴、血腥地统治了五十年。抗日战争之后,台湾才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是很不幸,由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处理不当,发生了“二二八”惨案,给台湾人民带来了很深的心灵上的伤痛。

现在岛内有一些分裂分子拿“二二八”事件做文章,我认为要为“二二八”事件正名。这不是台湾人民想分裂、想自外于祖国的运动,而是台湾人民为了反对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专制、独裁统治的一次起义。这段历史的政治性质必须要说清楚。

在这之后,国民党又在岛内搞了三十八年的戒严,这就导致岛内一部分台湾民众有一种被压制的心态。这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从这几十年的情况看,两岸人民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之下,政治理念、社会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两蒋在岛内执政的时候还进行了长期的反共宣传教育,导致两岸民众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

尽管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到2016年这八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可以说有了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两岸人民之间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但是从现在看,了解还是不够的,如果要消除认识上的差异,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我相信,现在,随着岁月的推移,大家都会清楚认识到,两岸关系向哪个方向走才符合两岸民众的福祉,才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中评社:在这样的形势下,民革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了哪些工作?

郑建邦:这是一个长期课题,在大陆,无论执政党还是参政党,包括整个社会各阶层,都在关心这个问题并为之付出努力。台湾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消除两岸隔阂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民革所做的工作中,值得一提就是在两岸青年的交流交往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从2004年开始,我们就开始组织“两岸高校杰出青年大陆参访团”,到现在已经是十六届了,参与者都是台湾高校的一些学生领袖。

尽管这些孩子自身很优秀,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对大陆并不了解。他们来了大陆以后,通过和大陆青年的交流,双方不仅感情接近了,而且也在相当的程度上彼此影响。

台湾的孩子们通过这十几天的参访,就会对大陆有一些全新的认识。

2017年,我们组织了第十六届杰青参访团,一共有36个台湾孩子来大陆参访,他们中有70%以后打算来大陆发展。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另一方面,这些年我们不仅在理论政策上,也在实践的角度积极探索如何为两岸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到大陆创新创业找到一条道路。

我们为此举办了好几届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还设立了一个奖项叫“华灿奖”,主要是鼓励两岸四地(包括港澳)的青年发明家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新,并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

这个奖现在在两岸四地有一定的影响力,第十四届杰青团有一个同学,在第二届华灿奖中获了奖,后来他把获奖作品拿到国际上参赛,获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奖。

我们还积极推动台湾青年来大陆实习,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就留在大陆就业了,而且就业情况还不错。现在留在大陆的大概有十几位同学,有些在大陆发展地相当好。

我们曾经把一位同学推荐到国美在线,这位同学很快就进入了管理层,后来又跳槽到其他企业,现在的年薪是四十多万人民币,合成台币就是二百多万新台币。台湾一位知名教授知道这个事后说,“我的年薪只有一百多万新台币,这个娃娃能有二百多万新台币,很了不起。”

台湾的年轻人有一句话是,“抓牢自己的小确幸”,我们希望这些台湾青年能够在祖国大陆的热土上抓牢自己的小确幸,这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这样两岸青年才能实现总书记说的“心灵契合”。

这个工作我们民革过去做,现在做,将来还要做。我们下一步要推动“华灿奖”的社会转化,把获奖的发明创造迅速转化成社会生产力,这对两岸的经济发展、经济融合是一个推动,对实现小发明家们的人生价值也是一个推动。

中评社:去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民革举办了哪些纪念活动?成效如何?

郑建邦:民革是一个参政党,继承和发扬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是民革的基本政治特色。

去年适逢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民革全党上下高度重视。在这项工作当中,我们首先是配合全国政协开展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重大活动。

去年一开年,中共中央就有专门的精神,指出举办好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是全党全社会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全国政协,全国政协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筹备工作委员会,我是这个筹备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我亲身参与了筹备工作的整个过程,我们开了好几次会,就每一项议题都进行了认真讨论。纪念大会开得非常成功,反响也十分热烈。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民革中央还组织民革的同事和海外的代表到香山碧云寺,去中山先生的衣冠冢进行了拜祭。从结果来看,大家对这次参访还是比较满意的。

另外,民革全党上下围绕着纪念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还举办了大量活动,就民革中央来讲,我们举办了第七届“中山黄埔两岸情”的活动,参与者主要是两岸的黄埔学生和黄埔后代。民革中央还举办了纪念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画展,各地、省市的民革组织都搞了一些活动,社会反响还是很不错的。

中评社:民进党近日有人提出,要求取消新台币纸钞上的孙中山的头像,您对此有何评价?

郑建邦:这是开历史倒车的行为。岛内一些分裂势力真正的目的不是换中山先生的头像,而是想通过这些举措搞“去中国化”。岛内带有中国元素的最大标志就是中山先生,他们就是想从根上铲除掉所有中国元素,达到他们渐进式台独的目标。但我相信他们得逞不了,中山先生不是谁想把他从民众心灵中铲除出去就能实现得了的。

中评社:未来民革还会和国民党开展哪些交流活动?

郑建邦:民革和国民党目前尚没有党际之间的交流机制,但是由于我们有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我们和国民党当中的很多朋友都保持着密切往来。未来我们跟国民党的一些朋友还会继续交往下去,我们有很多共同点,首先我们都很尊重中山先生,另外,国民党在台湾岛内还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这是我们最大的政治共识。

不管是大陆的执政党也好,还是作为参政党的民革也好,我们都很看重这一点。如果有一天,国民党在九二共识的问题上含糊了,我想国民党大概也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党了,这一点是我们非常看重的。

中评社:民进党上台后通过了“不当党产条例”,冻结了国民党所有党产,国民党这家“百年老店”摇摇欲坠,您如何评价国民党在台湾这六十多年的发展情况?

郑建邦:谈到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国民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国民党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上,为中国的社会做出过贡献,也走过弯路。

这六十多年,国民党在台湾,无论是两蒋时代,还是现在,也为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了一些贡献。现在岛内有些人一笔否定国民党,甚至推崇日据时代的统治,我想这是一种颠倒历史的做法。

现在,岛内的民进党当局查抄国民党的党产,其实是带有它自己的政治目的。国民党也是民进党“去中国化”的一个障碍,它要把岛内带有中国元素的政治符号都去掉,但是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国家如此,一个政党也是如此。这么多年来,国民党一步一步沦落到今天的境地,其中很多事情是发人深省的,国民党的朋友们也得重视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也跟国民党党内的朋友们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也深有同感。

中评社:一些年轻人对加入民主党派很感兴趣,请您介绍一下民革选拔成员的标准是什么?申请加入民革的渠道有哪些?

郑建邦:很高兴有青年朋友对民革有兴趣,甚至愿意加入,这是我听到的一个很让人高兴的情况。民革作为一个参政党,首先是一个智力集团,长期以来,我们在组织发展这一块,注重发展以中青年为主的中高级知识分子。

我们作为参政党的核心功能是参政议政,对国家重大事情发表自己的政见,没有一定的知识和专业功底是不行的。

其他民主党派发展的是不同界别的成员,比如工商界、教育出版界、医疗界,但民革的范围比较广,同时我们也注意保持民革的特色,比如有些成员跟民革有渊源,有些则是从事两岸关系研究的,或者跟涉台交流有关系的等等。

这些年来,我们又开辟了一些新的组织发展的领域,比如社会、司法领域等新阶层,很多律师朋友也加入了民革,给民革增加了很多工作活力,发展的势头还是不错的。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革 国民党 两岸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