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策划>追问陈凯先之问 追问陈凯先之问

科学之魅 社会之惑

2017年03月02日 17:40 | 作者:杨朝英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封神演义》自明代成书数百年来,姜子牙统帅周武王大军讨伐商纣王的故事,宏大、威武,让人震撼,让无数读者为之击节。

那么,问题来了,现实中的武王伐商是哪一年开始的?

这不是央视春晚小品中的脑筋急转弯,而是中国1996年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一个关键问题。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明确时间纪年,始于公元前841年,这已经是西周后期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天文学家那里却找到了依据。

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天文学史专家席泽宗曾专门撰文记录了这段历史。“武王克商之年自汉代刘歆至今,中外学者已有44种说法。经过甄别和筛选,以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的利簋最为可信。”

为什么可信?

铜器上的铭文是这样说的,“武王伐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宿有商……”

结合《淮南子兵略训》所记“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和《国语周语》“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等天象记录,根据现代天文学研究成果,可以推出,武王伐纣之岁在公元前1046年是比较可信的说法。

需要说明的是,1954年,席泽宗从我国历代积累的上万条星象记录中,对古代新星、超新星爆发纪录进行了系统梳理、证认、整理,撰写《古新星新表》一文时,他只有27岁。从此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超新星的天体物理学家们,都没办法忽略这份薄薄的报告。席泽宗也从此奠定了在国际天文学界的地位。

科学需要积累,也需要突破。在席泽宗的研究道路上,这两点都得到了印证。这也正是科学的魅力所在——它是非线性的,面对的是不确定性,以探索未知为业。

这也是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困惑。追求安全感,分散风险、规避未知、把控未来,这些价值都是社会发展竭力追求的目标。自然科学研究,恰恰是那个最不安分的因子。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人生就是做了一道选择题后,再面临另外一道选择题。“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人生没有最优选择,只有最适合的选择。在创新驱动战略成为国家集体选择的当下,尽量减轻压在科研者身上的负担,创造自由的研究空间、给予尽量长的时间,给创新以包容,理性面对所谓失败,不断优化创新土壤,净化创新空气,都应是题中应有之义。(本网记者 杨朝英)

编辑:赵彦

关键词:中科院院士 天文学家 席泽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