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基层医疗服务关键在于“取信于民”

——医卫界委员建议引导百姓科学的就医习惯

2017年03月05日 09:11 | 作者:刘喜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一边是大型综合类医院人满为患,另一边是基层医院特别是乡镇、社区医院门可罗雀。这种因无序就诊导致和加剧的“看病难”问题,已被人们诟病多时。

目前,这个问题有没有破解之策?其实,我国的医改决策者已经开出了“处方”——分级诊疗,也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类型的疾病治疗,进而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分级诊疗的确是一剂良方。几乎没有人怀疑分级诊疗的合理性,但具体到该方药如何煎服,医卫界多位委员有话要说。

彩C2017-03-05zx1301_P_1_688_507_1359_954


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浪费严重

侯建明委员是福建省立医院的知名专家,每天慕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不在少数。但侯建明也因为有名望而苦恼。因为来挂专家号就诊的门诊患者,不少只是身体微恙,从社区卫生院拿点药就可以了。但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不信任,宁可舍近求远舟车劳顿也要挂专家号。

“很明显,上述状况体现了百姓就医的盲目性。这既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也造成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浪费。”侯建明向记者坦言。

赵东科委员对百姓盲目就医的问题也深有感触。

“有些大医院的医生向我们透露,他们的门诊资源可能有80%浪费掉了。作为大型综合类医院的专家,疑难危重病人才是诊治的主要对象,但普通的、基本的患者却往往占据了他们门诊的大多数,这些患者大都是慕名而来。”赵东科说。

慕名而来,实际上是我国医改过程中推行“点名医疗”就医模式的结果。这种模式增加了患者就医时的选择性和自主性,但影响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因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患者都希望找更高层级、更有知名度的医生来看病。

“所以,我们急切地需要提高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用医疗服务质量‘取信于民’,让患者在面对常见病、慢性病和多发病时,愿意主动留在基层就医。”侯建明强调。

分级诊疗需要患者主动参与

“可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措施多种多样”。赵东科给出的建议,是加大大型综合类医院专家对基层医生的培养。

在赵东科看来,大型综合类医院的医生,应该将1/3的时间用于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治服务,1/3时间用于培养基层医生,另外1/3的用于健康教育工作。

“目前老百姓之所以不愿意到基层医疗机构看病,实质还是基层医院卫生服务水平和大医院相比差距巨大。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没有高一层级的医生带教,仅仅依靠基层医生自身要提高服务能力,效果有限。”赵东科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80%的心血管疾病,80%的2型糖尿病,甚至40%的肿瘤都可以预防。世界上诸多国家的经验启示我们,基层全科医生可以承担疾病预防的重任。”赵东科表示,基层医生的水平提上来了,再加上一些医保政策的优惠,自然就解决了基层医院“患者愿意来、医院留得住”的问题。

“愿意来,留得住”,这是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的一大步,是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看好病”、“少花钱”、“就医更方便”的问题,也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构建新型的医疗模式。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长时间以来,目前分级诊疗大都致力于如何让社区、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完成双向转诊,却很少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

“比如,在没有消除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疑虑的时候,只是倡导让患者去基层就医,往往效果并不明显。”侯建明说。

“所以,在分级诊疗制度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要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医疗机构为中心。因为只有以患者为中心,才能吸引百姓主动积极参与分级诊疗制度,进而养成科学的就医习惯。”侯建明最后表示。

编辑:赵彦

关键词:基层医疗服务 看病难 科学就医 医卫界委员 分级诊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