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民法总则草案3月8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民主党派中部分代表:我们需要一部什么样的民法典?

民法关乎人类社会几乎所有的处事规则、财产保障、纠纷解决以及权利捍卫,民法典就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2017年03月14日 10:00 | 作者:刘芳 |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分享到: 

借出去的钱如何能收回,别人家的房子挡了自家的阳光该咋办,民事责任的年龄到底几岁合适,频频收到垃圾短信可否维权……这一系列的法律问题都有赖于民法来解决。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后,作为民法典的开篇之作的民法总则草案3月8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从1954年开始起草的民法典,终于走上了快车道。

民法总则被称为一部关于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法律,它的重大意义何在,将如何影响百姓生活,连日来,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民法总则草案开展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如获通过,则将为2020年民法典的出台铺好总纲,成为所有民事权利的原则与兜底。

曲折中前行 争论中求同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司法厅副厅长傅莉娟说,制定民法总则,是编纂民法典的关键一步,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一步,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一步。

民法总则草案从2016年6月首次揭开面纱,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和修改,到今年3月亮相全国两会,用了长达9个月的时间。傅莉娟说,这个过程极为不易,标志着中国的民法典正式进入立法程序。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山西省委会副主委、山西省科协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红健逐条研究了民法总则草案。她告诉记者,2016年9月26日,民法总则草案一审之后,她一口气提出了13条建议,“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13条建议全部都被立法机关不同程度地采纳了”。

张红健找到当时的建议书,指着其中一条说:“原草案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可以通过遗嘱指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其父、母指定的监护人不一致的,以后死亡一方的指定为准’。我建议由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选择对被监护人的成长更为有利一方作为其监护人。”经过几番修改之后,草案作出最新规定:“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荣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民法总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整理起来有400多页A4纸。在三次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中,共收集到7万多条意见。

2016年6月,民法总则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当时,各界对草案中关于法人分类的规定存在争议。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王明雯也提出自己的审议意见:简单地把法人划分为营利性法人与非营利性法人两类,的确难以涵盖当前社会生活中实际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二审稿中,关于法人分类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王明雯在审议中又一次据理力争。

草案三审稿出炉,法人分类里加入了一个“特别法人”项,回应了审议过程中王明雯等委员提出的意见。王明雯说:“这是一项创新。正是因为常委会重视大家的审议意见、修改建议,法律才能在打磨中越来越完善。”

回顾民法总则草案的出台过程,就是一个吸纳、修改、再吸纳、再修改的过程。与一审稿相比,三审稿的民事权利章节增长了一倍,不仅加入了各界普遍呼吁入法的内容,包括民事权利的取得、权利人如何行使民事权利、民事权利保护等内容,而且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增加了与我们每一个人紧密相连、关乎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个人信息保护”和“私有财产权利保护”条款,充分体现出法律回应百姓诉求的民生情怀。

我们需要一部什么样的民法典

民事权利是民法典的核心内容。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一部什么样的民法典,既能全面保护公民权利,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代表们围绕这一主题也表达着自己的期待。

“民法关乎人类社会几乎所有的处事规则、财产保障、纠纷解决以及权利捍卫。民法典就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法律专门委员会主任、北京市信利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阎建国说, 民众之所以如此关注民法总则的制定,是因为民法总则中的权利设计,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民众都期待自己的权益能在民法典中得到最全面的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浙江省委会副主委陈振濂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法律文明发展程度怎样,关键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程度如何,是否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

“民法总则草案宣示了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彰显了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体现出法律的民生情怀,回应了百姓诉求。”陈振濂说,民法总则草案确立了对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保护的基本精神,从而实现了民法典与特别法规定的有效衔接,强化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遵守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道德底线。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会副主委郭乃硕表示,民法总则草案把“不违背公序良俗”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把“公序良俗”上升为“硬法”,在法律制度上实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在所有部门法中,民法是民族性最突出的一个部门法,民法也最强调情、理、法三者的统一。”郭乃硕认为,民法典的编纂必须要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我国国情。只有建立在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我们的民法典才能为世界法治文明提供“中国方案”,在人类民事立法历史上烙下“中国印记”。

傅莉娟表示,民法典编纂要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已有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公序良俗等原则来制定具体法律条文的同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为民众的权利预留更多的空间。

无论是基于理论还是基于实践,民法典的编纂都是非常重大、浩繁和复杂的立法工程。它规范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

“最困难的就是各方面的意见纷纭,而且各有道理,怎么去取得共识,这个难度是很大的”,张荣顺说,但是他同时也表示对民法典编纂充满信心——整个国家和社会对编纂民法典有着强烈的政治意愿,有一大批从事民事法律理论和实务工作的专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这为我们编纂这部民法典提供了最有利的时机。

中国将迎来民法典时代,而这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法典 民法草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