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革中央建言完善涉台教育机制建设

2017年03月14日 11:17 | 作者:黄昌盛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台湾青年遭‘去中国化’毒害,造成对祖国大陆的疏离感;大陆青年由于两岸长期隔绝,对台湾的陌生感也在增长。”谈及两岸青年在心灵上的疏离趋势,全国政协民革界委员张伯军不无担心地说道。

3月7日,全国政协民革界别进行联组讨论。张伯军在会上就民革中央提交的《关于完善机制建设,促进涉台教育健康发展的提案》作了发言,建议涉台教育要明确内容,建立机制,完善配套,要借助教育解决两岸青年心灵疏离的问题。

为什么会选择涉台教育这个研究课题?记者了解到,这缘于民革中央祖统委员会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合作的一项调查。调查显示,大陆青年学生对两岸关系的认知呈现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点,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抽象化,对台湾社情民意的了解粗浅化;大多数大陆青年学生对岛内的政治生态不了解,对岛内深层次的矛盾不了解,对台湾历史和文化沿革的知识严重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民革中央认为,要避免两岸青年由于群体意识差异形成的心理隔阂进一步加深,就迫切需要率先在大陆建立一套系统化的涉台教育体系,引导和教育大陆青年主动承担起历史使命。

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指出,涉台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概念比较模糊,界定不清,导致涉台教育无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目;二是缺乏统一的涉台教材、教纲,导致涉台教育难以规范化;三是开展青少年涉台教育的保障机制还没有形成,教育部门对涉台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评价机制的建立、教学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不够。

对此,民革中央认为,首先应明确涉台教学内容,实现系统化教育。张伯军具体指出,教学内容主题要鲜明,一方面要以台湾问题的由来、演变为主线,以“九二共识”及“两岸交流发展史”为核心内容,从“历史”“法理”“意义”以及“实例”等方面系统阐述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另一方面应以台湾发展史为教学内容的纵轴,打通台湾社会发展的脉络,强化“一个中国”的历史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应普及台湾基本知识,填补大陆青年学生对台湾社会的认知空白。同时,要以涉台时政教育为辅助,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和心理疏导。

在涉台教育工作机制建设方面,民革中央建议,由教育部和国台办牵头成立“青少年涉台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工;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全方位协调课程建设工作。与此同时,建议创建涉台教育研究机构,建立评估机制。前者主要职责是,开展涉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尽快编制《涉台教育指导纲要》,研制、开发教材;后者可由“青少年涉台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通过评比表彰,激励更多的志愿者主动参与涉台教育课程建设。

此外,为配合涉台教育开展,民革中央还提出加大支持力度,完善配套措施的具体建议。“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比如建立涉台教育专题网站并在各地开辟‘青少年涉台教育实践基地’;可以对参加涉台教育的教师进行专门、持续培训,也可不定期地组建‘青少年涉台教育课程讲师团’,丰富涉台教育课程资源;可以以交流促教育,设立‘中小学开展两岸交流专项基金’,鼓励本地学校与台湾学校结对,建立长效的交流互动机制,丰富涉台教育的内涵。”张伯军说。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革中央 教育 涉台 机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