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我们的下一代科学家在哪儿?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陈凯先回应《陈凯先之问》

2017年03月15日 08:50 | 作者: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们可以不用追星那样的方式去追捧潘建伟等科学家,但他们应该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特别是年轻人,应该向这些人学习,唤起对科学的好奇心。

潘建伟他们现在是中流砥柱,20年之后呢?下一代科学家在哪儿?

——陈凯先

C20170315001-zx3


C20170315002-zx3


陈凯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创新药物研究。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科院创新重大专项、上海市科技攻关等多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并两次被科技部聘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3月8日下午,与陈凯先约好2:00见面,记者提前1分钟到达他在北京会议中心的房间。

门敞开着,桌上放着两杯刚沏好的热茶,沙发与一把椅子面对面摆好。一旁的电视柜上整齐地分开码放着两摞报纸和会议资料,像刀切得一样,旁边是一条打好折的蓝色带碎花领带。进入一样的委员房间,这里却像一个巨大磁场一样,让人的心不由得静下来。

“由您陈凯先先生回应《陈凯先之问》作为此次系列报道的结束篇最合适不过了。”记者说道。

“不不,还是应该感谢你和你们报社,为科技界呼吁,你们的文章真的传递了正能量!”陈凯先面带微笑,轻声细语。

就这样,在轻声细语中,针对这个涉及民族未来的并不轻松的话题,陈凯先回应《陈凯先之问》开始了。

■“愿意和你再次聊聊这个有意义的话题”

话题先回到一年前。

2016年3月14日下午,全国两会闭幕,回到宾馆后陈凯先忙着收拾行李。记者插空采访了他,时间不长,但谈了一个触摸社会痛点的话题———

记者们在人民大会堂前疯狂追逐明星委员,却对委员中的科学家熟视无睹,我们的社会应该如何对待科学和科学家?我们的媒体该如何引导社会的价值追求?

翌日,记者写的一篇千余字小稿———《陈凯先之问》见报了。

这是一篇让陈凯先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得安生”的稿件。

报道上了微信帖子,一天关注量接近5万。周围很多人都知道了,电话、短信和微信蜂拥而至,一夜之间陈凯先成了“网红”,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在人们眼里,陈凯先一直是儒雅谦逊之人,难怪有人打电话这样说,“陈院士,这和您的一贯作风大相径庭啊!”

“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赞成者居多吧!”陈凯先虽然心稍宽慰,但不想受到舆论的困扰,于是给记者打了电话,希望把微信帖子撤下来。

平静的湖面突然扔进了一颗石子,怎能不泛起涟漪?

帖子撤下了,但媒体的转载和因这篇千字小文引发的思考在过去一年当中从未停止,有科技界委员甚至将该报道文章放在办公室电脑的桌面上。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怎样的价值观?我们该怎样对待科学、对待科学家?陈凯先之问叩问着社会,叩问着时代。

作为一家主流媒体,全国两会期间重要的舆论宣传平台,《人民政协报》应该承担起引领社会价值观导向,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氛围的使命。

今年两会,《追问陈凯先之问》系列报道就这样产生了。

可栏目上会出现陈凯先的名字,要征求他本人意见啊!

“去年已经让这位科学大腕受了‘惊吓’,他会不会将记者拒之门外?”记者心里十分担忧。

3月2日中午,记者毕恭毕敬地给陈凯先发了一个征求意见的短信。他当时没有回复,一种不祥的感觉在记者心头涌起。

直到晚上6点多,一团云雾才被陈凯先的一条短信拨开了——

“您好!根据我的接触,各方面的评价总体上是肯定的,弘扬了正能量。应当谢谢您的主要贡献和努力。报社领导决定今年推出系列报道,我是赞同的,愿意和你再次聊聊这个有意义的话题。谢谢!”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5

关键词:陈凯先 科学家 陈凯先之问 全国政协委员 中科院院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