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黄廉熙:民法典制定的意义是引领社会价值

2017年03月23日 09:07 | 作者:黄廉熙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民法典的意义,是让社会所有人知道,应坚持什么、坚守什么、摒弃什么,它会影响一个社会价值的判断。

历时9个月,民法总则草案亮相今年全国两会。根据计划,全部民法典的编纂工作预计将于2020年完成。

民法典的制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价值、社会规范和社会行为的引领。它会告知社会并让所有人知道,坚持什么,坚守什么,摒弃的又是什么,也会影响社会价值判断。笔者认为,在民法典的编纂制定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更加树立权利意识,重视对民事主体权利的保护。

首先,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意识。在此次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现实需求,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对各种所有制经济进行统一、有效、公正的保护,清理、废止各类按照所有制不同类型制定的市场主体法律和行政法规。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各个平等主体间的权利,不能让一方得益、而让另一方利益受损。其次,要切实加大对自然人权利的保护。在人的问题上,对人格尊严的缺失还带有普遍性,对女性、儿童的保护并未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家庭暴力、遗产继承、女性就业歧视、承包地和宅基地分配等方面,法律并没有成为女性和儿童的坚强靠山。再次是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公民隐私是个人尊严的重要内容,与个人利益切身相关。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个人隐私泄露已成为社会的普遍问题,信息安全已影响到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自由,民法典中应有更完备的制度设计。

二是更加重视对社会公德的建设,民法典对引领社会的行为规范发挥更大作用,要让好人受益。

民法典作为公民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应该更好地发挥惩恶扬善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新时期社会善良风俗的形成。民法典要维护社会正义,要维护公序良俗,要倡导契约精神。此外,应更重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在判断事实时,应更加注重各方在行为发生时的合理的真实意思表示,而不能根据利害关系的变化随意解释。

三是保护创新,更加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民法典规则设计要有时代气息,不仅要保护物质财富,也要突出保护智力成果。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年1月19日公布的数据,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已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提交专利申请3697件,同比增长18.2%。知识产权“走出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按照目前的进展情况,估计我国将会很快地转变成为知识产权受侵国,知识产权保护应该尽快提上国家重要的议事日程。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强调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和发挥人的创造力是关键。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民法典要体现“关心尊重知识分子”的精神,关心尊重知识分子在法律上的表现集中体现在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民法典编纂者要把知识产权列为与物权属于同一逻辑层次、处于同一位阶的民事财产权,依靠知识产权制度把个人才智的结晶转化为巨大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加大法律应该保护的和应该惩处的力度,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类窃取技术秘密、带着他人的技术成果“跳槽”等各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形成以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为荣,侵害他人知识产权可耻的社会氛围。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黄廉熙 民法典制定 社会价值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