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于兵委员建议聋人自然手语翻译规范化

2017年03月24日 13:50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让聋人拥有自己的“普通话”

——于兵委员建议聋人自然手语翻译规范化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4日电(记者 赵莹莹)闫萧在一家邮政储蓄机构工作,为人们办理业务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一次有位聋哑老人来存钱,仅帮她填写表格就用了半个多钟头。”那次经历,让闫萧有一种有劲儿使不出来的感觉,“老人不会写字,光看她不停用手比划,就是猜不出她要干什么,她急我也急。”

t0190d695b04cce1e4d

非但不懂手语会存在沟通障碍,即便学习了手语,交流起来也常常是云里雾里。在一次聋人节活动中,70多岁的程婆婆完全看不懂年轻志愿者的手语,一通比划下来,最后还是要借助纸和笔。

目前,大中专院校的手语教材基本是在北京手语的基础上演变来的国家标准手语,通俗讲就是手语的“普通话”,而日常使用的手语普遍带有地域特征,即“地方腔”。

原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教师潘淑文介绍说,就像普通话和武汉话等方言一样,聋人的手语也有“普通话”和“方言”之分,不同地方的手语有差异。手语是特别复杂的表达方式,有时一个细微差别,就会闹出笑话,比如双手交叉放在双肩在手语“普通话”和“武汉话”里都表示“休息”,但如果双手抖动一下,武汉手语就变成“恋爱”的意思了。

“聋哑人看病时医生不懂手语,只能凭借感觉和化验指标来确诊,误诊时有发生;由于教师缺少规范化的自然手语,使得学生们越学越糊涂;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由于没有规范的自然手语翻译,冤案和错案难以避免……”全国政协委员于兵对此表示无奈,“听不到也说不了话,打手语又有多少人能看明白呢?应了那句俗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据了解,我国手语目前的使用情况仍不够规范,各地聋人使用的多是地方手语,在交流时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来理解对方的手语。于兵委员表示,尤其令他担忧的是特殊教育学校,很多老师的自然手语不达标或者说不规范,“孩子们完全看不明白,如何达到教学效果?教育聋人就要首先熟知教学对象的语言环境,再加上完善的教学设备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这一问题并存的,是手语翻译人才的紧缺。“我到省内城市的残联去调研的时候,发现大部分残联部门都没有专门的手语翻译,有的地方是临时聘请的,并且翻译的水平很有限,不能完全表达聋人的意愿。”基于上述情况,于兵委员希望能够成立国家聋哑人自然手语翻译研究院专项基金,同时定期开展自然手语翻译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与规范培训辅导工作,成立国家聋哑人自然手语翻译服务精英团队。

据悉,2015年12月29日,《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15-2020年)》发布并启动,将分阶段、有序地推进手语和盲文规范化工作,为听力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提供更加公平、平等和便利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保障他们的语言文字权利和融合发展。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手语 翻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