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绘画是眼手互动的艺术

2017年03月24日 15:53 | 作者:杨必位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画家画山总要去看自然中的磅礴逶迤之山,画水总是要去看江河湖海那充满活力的水。熟悉山川云雨的自然变化规律,了解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是激励画家的创作热情,提高画家创作水平的非常重要的学习手段。画家为了更好地画出心中的高山流水,让笔墨表现的审美趣味达到随意自然的境界,就应该用明慧之眼,从大自然中去寻觅出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审美对象,用智慧之手去表现出自己心中的审美认识,用心去品评出艺术表现的原意及艺术情趣的隽永,在眼手的配合下,在心与自然的融合中,让图画产生清新感人的魅力,而不只是表面的形象塑造,以及笔墨形式的一般运用。

胜似春光图 2014年 杨必位

我们从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中看到,在外景与内心合一之中,让人得到了空明澄静的审美享受,呈现出深幽的山林中的隐者逸情。 《鹿砦》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中,通过对声、光、色的描绘,让诗中呈现出特殊的空寂意境,能将形、影、神之间的关系运用得协调自如,其中的微妙之处正是以画家之眼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的结果。他以独到的视觉完成了个人的审美表现,让读者获得了景、情、理三者交融成趣的感受。苏东坡有《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琴声不在琴上,也不在指头上,而是在用指弹琴的过程之中,呈现作者的心音。画家通过对其他艺术的借鉴与体会,就会发现,以词、音、图形的艺术形式,移情于感性的灵趣之中时,所得到的韵律、节奏的变化之美,就是超越实像的意态之美。画家在触动中去完成诗境入画的表现方法,通过眼手的互动,让图画的内蕴表现更加隽永。

画家用眼体会,就是塑造自己个性化的绘画审美表现,表达个人的感情意愿。我们从陆俨少的《峡江行旅图》 、潘天寿的《雁荡山花》 、钱松嵒的《红岩颂》 、傅抱石的《潇潇暮雨》 、黄宾虹的《霜林夕照》 、李可染的《漓江览胜》等作品里都可以看出,他们的独到眼光使这些作品充满了自信与成熟,在坚守个人审美的基础上完成了在图画中的意境追求。当我们从大家们的作品前走过时,从眼神中一刹那的跳动与变化,到自我心灵被触动,这种由眼入心的思维过程,就是以感性的方式去实现对审美的认识判断,再通过心灵的孵化,产生能用手去表达的物化形象。由此可知画家的用心、用眼比单纯的用手要重要得多。

技能的掌握是一个漫长的体会过程,在绘画表达中,常会受到能力的制约,难以做到心手互动,能心手合一者,自然就是画坛的高手。化用陆游的劝勉联“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可说是“技到用时方恨少,艺非磨砺不知难” ,技艺不可沿着变化中的思维去随意性地变化,需要靠长期的磨练而成熟,创作中每一件富有新意图画的产生与表达,都是通过技能表现才能去实现。如果我们经常对表现技能做大的调整,就会流于笔墨情绪的表面化,难以实现文化的承载,会成为一件伤筋动骨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画家只能用修正的方式去逐渐实现满意的表达效果。只有坚守自己的审美意愿,通过精心的塑造,才能完成图画中的绝妙感觉。

绘画是一门眼手互动的艺术,画家要用眼去发现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又要用手去坚守技能的成熟表现,这二者虽有矛盾,却又不能分割。只有通过以眼带手、以手表心,在创新与坚守中去求得平衡时,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程式,才能走出画家的一片天地。

艺术家们总是喜欢用“新鲜”二字去唤起人们对艺术的痴迷和向往,这当中的绘画表现及审美精神,都是在自然与心灵的妙合之中产生,而图画就是在妙合的过程中形成的物化状态。因受技能的局限,个体的画家只能以新意的表现去占有时代审美波段中很微小的部分。只有不断修正、调整有限的技能,在眼手的互动下,才能将自己的图画表现推向极致。这个过程中,常常在不小心的偶然下,形成非常感人的图画,画家往往也会为了这不期然的魅力时刻,去做不懈奋斗。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绘画 眼手互动 艺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