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王树理:云中谁寄锦书来

2017年03月29日 19:38 | 作者:王树理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少年时代,常常看到村里老小期盼着接到亲人来信的样子。那表情,比孩子们盼着过年放鞭炮、穿新衣还急切。后来上了中学,学着给《中国少年报》写信,那张报纸上有个“知心姐姐”栏目。在与“姐姐”的通信中,终于知道了相互之间的书信来往叫做“鱼雁传书”,并且还记下了一句“家书抵万金”的古诗。1968年我离开故乡,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紧张的军旅生活,让我真的懂得了什么叫做“思念亲人”。于是,训练之余,便充分利用了国家给现役士兵减免8分钱邮票的“三角戳”,给各路亲人写信联系。至今,翻阅当时人们相互间的通信,竟觉得当时的信件不仅十分有趣,而且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些信件中,或者是亲人之间的互报平安;或者是一缕乡愁、一束秋思;或者是一篇倾诉胸怀的陈情表、一札入情入理的两地书,多么让人念念不忘。

古典文学名著中有多少名篇佳作都是来自人们的相互通信。舍弃了这样重要的一块感情表达的方式,不免让人遗憾。然而,短短50年的时间,在中国持续了几千年的“鱼雁传书”,一转眼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纸质书信已经被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什么“六百里快马”、什么“雁阵惊鸿”,统统“一去不复返”。当下的通信,已经很少有往来于人与人之间的纸质信函。想交流吗——哪怕是远隔千山万水,抑或是远在异国他乡,只要将几个阿拉伯数字轻轻一按,熟悉的声音便如近在咫尺,道出胸中块垒。打电话还不足以解决问题,那好,打开电脑,把想说的话、想办的事写成电子邮件,或者qq、或者微信,只要轻轻点一下“发送”,一封书信便在眨眼之间送到对方案头。何等快捷!何等率性!

然而,这随心所欲的快捷、便当背后,却也隐藏了许许多多的隐忧:且不说古典文学中许多名篇佳作都来自人们的互相通信,仅就人们表达感情的方式而言,也多了一些草率,少了一些深思熟虑。“说过就算”和“想删就删”,已经让人忽略了言辞的价值和质量。更不用说,随着纸质书信的锐减,再也见不到类似王羲之《十七帖》那样的书法精品;也很难再见到鲁迅与许广平那样的,既是推心置腹交流情感的文学作品,又是高水平的学术讨论、让人大饱眼福书法珍品的《两地书》了。甚至连“某某某,见字如面”“大札收悉,迟复为歉”一类的套话也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快餐文学、街头广告甚至粗俗段子。这些内容充斥在相互的网络聊天、信息沟通之中,传递给人们一种社会正在被少有的浮躁与轻率包围着的感觉。长此下去,快是快了,深沉却被甩出了轨道,“十年磨一剑”之类的认真精神也不再被推崇,也很难产生“鱼雁传书”带来的那种相识相知的情谊。因此,我一直想呼吁,在网络技术已经被多数人接受并驾轻就熟的今天,还是要在青少年中提倡一下纸质书信。

“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期盼,不只是男男女女之间的卿卿我我的闲聊,它还传递着更为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如果我们报纸的副刊、文学刊物的专栏,经常选登一些书信往来的佳作,或许,能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写完这篇文字,望着湛蓝的云天,我真想能接到一位友人的来信。天上正有一群大雁飞过。借着怀旧的惆怅,我问南飞的惊鸿,你能给我一个“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满意答案吗?大雁飞走了,我依旧怅然。

编辑:梁霄

关键词:王树理 锦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