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天价片酬不敬业,“小鲜肉”之病怎么治

2017年03月30日 14:53 | 作者:曾于里 |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问题并不在于演员片酬有多高,而在于演员片酬往往占据了制作费用的50%以上; 在影视产业发展更为成熟的好莱坞,这个比例仅为10%-30%。演员片酬占比高了,就意味着其他环节的投入只能不断被压缩

■一边开高价“非此人不可”,一边又抱怨明星片酬高,“小鲜肉”的名不副实,病因既出在他们自身,也出在市场这里。是“小鲜肉”崇拜症,把“小鲜肉”捧坏了

■要打破恶性循环,既需要观众“用脚投票”,也要求资方、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等不要忘记其社会责任。最有发言权的资本,能否牺牲眼前利益,放眼长远,多培养一些演员后备阵容,不断为行业输血?电视台和视频网站能否在注重收视率和点击率的同时,关注作品的质量,致力于优秀作品的挖掘?当然,也需要演员们共同的努力,需要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建立起协调业界内外的有效机制

近段时间,编剧宋方金关于“小鲜肉”的一系列批评,在业界引起广泛反响。诸如天价片酬,某“小鲜肉”最新报价已超2亿元;滥用替身、抠图演出,表演这一行当正在被毁掉……其实,业内人士和观众对于新生代当红明星的这些乱象早就深恶痛绝。然而,尴尬的是,一边是观众的骂声,一边却是持续冒泡的乱象。林林总总的乱象因何而起?又该如何杜绝?

不合理的片酬占比,助长不敬业

“小鲜肉”的不敬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则,天价片酬。必须事先澄清的认识误区是,演员高片酬并不一定不合理,其衡量标准是演员的片酬占总体制作经费的比重。比如一部影视剧投资3亿元,如果所有演员加在一起的片酬总额为5千万元到1亿元,其实还是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因为演员片酬占投资的15%-30%。但如果一部影视剧投资仅5千万元,演员片酬总额就用去3千万元,便是天价片酬,因为片酬已占了制作费用的50%以上。可见,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演员片酬绝对数有多高,而在于片酬占制作费的比例是否合理,在影视产业发展更为成熟的好莱坞,这个比例仅为10%-30%。如宋方金所指,有的“小鲜肉”报价已高达2亿元,但目前我们的市场根本不可能有制作成本6亿元的电视剧。

演员片酬占比过高,这部剧基本就是烂剧了。一部影视剧不仅仅只有演员这一环节,还有导演、编剧、摄影、服装、布景以及特效、宣传等后期诸多环节,演员片酬占比高了,就意味着这些环节的投入只能不断被压缩。当下绝大多数编剧在创作制作链上一点地位都没有,拿最少的钱,干决定“一剧之本”的活,创新动力严重不足;剧本完全围绕演员展开,成了明星们的个人秀,故事逻辑上往往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在特效等后期制作方面能省则省,所谓“五毛特效”成为常态……如此一来,影视制作陷入“脑体倒挂”、“看演员脸色、为演员打工”的尴尬境地。

二则,替身的滥用与抠图演出。像宋方金卧底横店后所披露的那样,有的作品一场戏有30多个人演,全部用替身。一部剧由A、B、C三组同时开拍,只有A组演员才能碰到主演,B组和C组演员全程和替身搭戏。明星除了特写和近景用真身,中景、远景、背影全部用替身。替身的滥用,已经从文替、武替,发展到让人啼笑皆非的“饭替”、“背替”、“跑替”、“摔替”……

更夸张的是出现了“表情包式”的表演。既然用了替身,那么演员就只用拍面部戏,“当要表现各种角度的各种表情时,要不就对着天拍,要不就对着大树拍,要不就对着墙拍,把面部戏拍完后,剩下的交给替身。”后期制作时,再把演员的脸用特效“抠”出来拼上去,抠图演出就是这么来的。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小鲜肉 片酬 演员 观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