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一个学术课题中走出的上海乡村

2017年04月01日 10:11 | 作者:记者 鲁娜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在经过两年多的学术研究后,纸上谈兵变成了实践——在上海市崇明区竖新镇仙桥村,一个有着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背景、名为“设计丰收”的创业团队,通过7年的乡村实践,用设计的创新力量重新焕发乡村活力,逐步打造出一个集设计民宿、生态农业试验田、自然创意体验活动和艺术实践为一体的新型乡村可持续社区。

来崇明,遇见仙桥村的“设计丰收”。

一系列农事相关的体验活动,让“设计丰收”仙桥村基地收获了众多拥趸。

在探索城乡课题解决之道的过程中,“设计丰收”有一个更大的梦想:以“针灸式的可持续设计方略”介入城乡,建立一个桥接城乡的创新中心网络,如同针灸在关键穴位的适度刺激以实现对人体经脉的影响一样,实现对整个社会肌体的调适。

时隔数年后再一次登上在线预订平台,“设计丰收”仙桥村基地选择了加入共享经济平台小猪的“乡村美宿”计划。作为一个扎根乡土社会的创业团队,“设计丰收”之前并非刻意保持与互联网的距离,只是因为不匹配。

这一次的合作,得益于前著名媒体人、小猪副总裁潘采夫。与潘采夫所带领的团队聊过后,“设计丰收”团队负责人丁婵发现了这个志趣相投的互联网小伙伴。这次合作也让这支远在上海的乡建团队为更多人所了解,包括记者在内。

只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你就能从上海这个繁华都市切换到崇明岛的乡野生活里。相隔千里,电话那头的丁婵在采访的最后谈及了乡建的初衷,她的想法和很多设计师出身的乡建人不谋而合:多年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在项目中话语权太弱。“我们也有些小野心,希望项目能够更多地按照我们的思路去执行,哪怕是不成功也要知道为什么。”

这个300多户人家的仙桥村,正好成为“设计丰收”一个证明孰是孰非的试验场。“设计丰收”团队又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来崇明,遇见“设计丰收”

“设计丰收”团队始终认为,如果割裂地看城市和乡村,它们各自都产生了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然而如果把城市和乡村放在一个系统里考虑,城市问题或许为乡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机会,反之亦然。这也正是其始终坚持的理念:为城乡互动而设计。

在经过层层筛选后,7组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加入了去年首次举办的仙桥村艺术家驻村创作计划。在驻村的一个月多时间里,他们深入乡村生活,寻找创作灵感,参与公共活动,在乡村和城市举办创作主题展览——当艺术植入乡村的同时,乡村也正在激活艺术。这或许正是为城乡互动这一理念而设计的注脚。

从一个资源普通的乡村,到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乡建“网红”,仙桥村的转变契机,发生在2007年。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一直致力于研究城乡互动的课题,乡村可持续社区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带领的研究团队,将目光放在了上海市乡村最集中的崇明县(今年1月已撤县挂区)。

在崇明众多的自然村庄中,为何选中仙桥村?丁婵告诉记者:“我们的要求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普通乡村。仙桥村正好符合我们的条件——交通、旅游资源一般,也没有独特文化底蕴以及风格显著的建筑形式,一条主干道将村里的农房和农田分隔开来,就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仙桥村乡村可持续社区的研究持续了近两年时间。这一研究基于城乡互动,认为与其让城市大规模蚕食农村领域,壁垒分明的各自发展,不如建立一个通过“设计思维”整合城乡资源、改善乡村社会环境、经济状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模式,增进城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达到平衡发展的状态。

“这一研究的成果最终出版成书,我们在其中设计了很多商业模式,希望能够盘活乡村经济,提升乡村各产业的附加值。”丁婵表示,也正是因为这个系统、深入的研究,她开始觉得,仅仅停留在学术课题阶段就是纸上谈兵。“我们想通过实践,来检验所设计的商业模式是否可行,能否被市场接受并活下去。”

2010年底,再一次走进这个空心化严重的村庄,研究团队的身份已经转变,他们组建“设计丰收”团队,成了从城市来到农村的乡建人。

从租下30多亩地做小型生态农场做起,7年时间,“设计丰收”仙桥村基地的“骨骼”逐渐丰满,生态农场、设计民宿、农业品牌、自然创意课堂等板块形成一个有机体,已经成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青年乡村创新创业项目,还走出上海开始了异地复制之路。

城、乡:谁也不比谁先进

用设计重新焕发乡村活力、创造乡村新型业态、唤醒城乡互动……这些充满情怀的乡建想法,又能否落地呢?

尽管拥有一本教科书般的研究成果,但这并不代表有着学术基因的“设计丰收”团队“赢在了起跑线上”。和其他团队上来就建民宿不同的是,激活乡村的第一步,“设计丰收”团队选择了生态农业。

租下30多亩地的前两年,这个生态农场只做了一件事——养地,即恢复土壤的肥力。农场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也有少量的蔬菜和水果种植,全部采用有机种植方法,不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

“农民在生产中长期形成的观念就是必须撒化肥才能保证产量,我们想扭转这种思维,用实践证明,我们不放化肥,产品更健康、安全,虽然产量会变低,但单价会更高,收益甚至更好。”丁婵表示,除了这一出发点,“设计丰收”当然还有更大的目标,那就是让生态农业插上设计的翅膀。

春天插下去的秧苗、秋天亲手收割的稻穗,就是吃到口中的米……通过策划一系列农事体验活动,如乡村主题嘉年华活动乡野奇乐会,自来野生态农场吸引了一大批拥趸。“来的人多了,就有了住宿的需求,于是我们又利用乡村闲置空间,陆续开了3栋民宿,让基地的生态闭环更完整。”

此次上线小猪的,也正是这3栋民宿。其中,“田埂”是单层平房,共有5间居室,拥有崇明最乡土古老的建筑式样,却蕴藏着现代时尚的居住环境;三室一厅独立设计小院“禾井”总是有花香,带着开阔田园视野的舒适外廊;“花觅”是一栋3层楼高的民宿,还有舒适的阳光回廊。

“城市和乡村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式,谁也不比谁先进。乡村资源应当更好地利用,深度开发乡村特色体验。”丁婵表示,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丰收日农耕文化体验、秋季乡野奇乐会、自然教育、自然农法培训、崇明竹编体验、村庄彩绘计划等,让仙桥村的乡村体验充满了设计力量。因此,目前仙桥村基地核心团队的主要工作正是前期策划、想法生成和落地。

“针灸”让乡村经络活起来

自来塾自然创意课堂、自来野生态农场、乡野奇乐会、自来食、乡居等一起,构成了“设计丰收”的创新矩阵,这些也被“设计丰收”团队顶层指导的娄永琪称之为“创新中心”模块。其中,生态农场、乡居和自然创意课堂三大模块,已在仙桥村形成了动态稳定机制。

仙桥村并不只是一个乡村可持续社区的试验,更承担了娄永琪的“针灸式可持续设计方略”构想的首站重任。

“这一方略的设想是,将创新中心模块植入农村,让一个个农村的创新中心最终织成一张大网,真正盘活农村。就像中医中的针灸原理,通过一个个穴位上的刺激,让全身经络活起来。”丁婵说。

简单来说,创新中心就是一个具有当地特色、通过设计创新连接城乡资源、推进城乡协同发展的开放创新平台。其主要作用是根据当地的潜在资源与社会文化特色,通过创意、商业、技术的整合支持创业者发展一系列彼此联系的高附加值商业项目,从而实现不同社群彼此合作、互动,由此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新经济模式。

“设计丰收”的目标,正是在中国农村和城市建立一个桥接城乡的创新中心网络。从其位于仙桥村的第一个乡村创新中心来看,创新中心并不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更重要的是功能。例如,构成“铁三角”的生态农场、乡居和自然创意课堂三大“创新中心”模块已形成生态闭环,实现业态互动、互补和良性循环。

在仙桥村扎根多年的“设计丰收”团队,在去年终于开始布局这一张创新中心之网:从崇明扩展到江苏的无锡和常州。“‘设计丰收’激活乡村的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小而互联的创新中心未来也将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复制。”丁婵介绍。

创新中心模块也并非一成不变。丁婵表示:“我们还将继续用设计的思维、理念去尝试,去孵化更多的板块出来。虽然仙桥村基地已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我们还是在不断地深化,希望有更多的可能性先在这里发生,等到成熟后再扩散开去。”

“设计丰收”的理想、情怀和现实

“设计丰收”团队长达7年的乡建,对于其他乡村复兴团队来说简直难以想象。其精力都花在了哪里?丁婵说了3个字——可持续。

“所谓可持续,其实就是在城乡互动的前提下,怎么控制好成本,安排好生产,让农场体验和农产品销售可以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打包……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并且一有新想法就会试验是否可行、如何改进,这7年时间都在做这个事情。”丁婵说。

“设计丰收”到底为仙桥村带来了什么?丁婵说:“村民最初看我们的有机种植觉得就是有毛病。如今,‘设计丰收’仙桥村基地影响力不断扩大,也吸引了各方面学术、文化背景的团队以合作社的形式进驻仙桥村,当地村民在农业生产上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目前,村里有机种植的土地已经占到一半的比例。除了农业团队,仙桥村也开始有传统手工艺等乡村文化的专业团队进来,做崇明土布再开发、体验等工作。新访客中,还不乏对这个村庄感兴趣的各个大学的访问学者、教授,让仙桥村的确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乡建人似乎谈了太多理想和情怀,独独少了一份现实的警醒,丁婵却不是这样。“很多人认为投身乡建或者民宿行业非常有情怀,其实你的情怀每天会淹没在客人的吃喝拉撒睡里面,把客人服务好了还可以讲讲情怀,但是服务不好,就是焦头烂额。”

丁婵坦言,也许是因为设计师出身,擅长的设计工作是乡建中的简单部分,前期的规划、设计和建造、改造其实并不难,乡建最困难的还是后期的可持续运营。

“随着民宿走热,乡建概念越来越火,乡村综合体也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情,说明大家开始把注意力从城市转向农村,尝试用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做乡建。”她认为,这其中并不存在乡村活化的唯一方法,只能说某一方式还不错,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行得通。

丁婵也强调,她非常抵制将乡村当成一个短平快、快钱进快钱出的投机平台。“不管城市变成什么样子,农村需要更多情感的投入,需要更多优质人才长期扎根在这里。资本快进快出是传统房地产式的操作,对农村来说是一种伤害,这不应该成为中国农村的解决之道。”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学术课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