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臧克家高考“破格录取”

2017年04月06日 09:24 | 作者:邬时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臧克家所处的年代,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深刻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

臧克家在中国文坛的地位是让人仰慕的,但他跨进大学之门居然可以用差点“失之交臂”来形容。如果放到现在,这位后来成为“农民诗人”的文坛巨匠会被拒之于大学校门之外。因为1930年臧克家在青岛国立大学的入学考试中,数学得了个“鸭蛋”。考语文时,青岛国立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你为什么报考青岛大学》和《生活杂感》。臧克家选择了《生活杂感》,其答卷仅仅写了上述3句诗歌:“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照如今高考的模式,仅仅依靠这3句短诗是不会被录取的。而臧克家的“伯乐”、文坛大师闻一多独具慧眼,反复咏诵诗句后,不禁拍案叫绝,给出了98分的高分。

臧克家也没有辜负闻一多先生的期望,进入大学后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诗集《烙印》出版后,很快被抢购一空,好几家书店还争夺其再版权。许多著名评论家特意为《烙印》撰写文章。茅盾认为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朱自清评曰:“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王统照称道:“(臧克家的出现)真像在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闻一多评述:“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意义。”

高考数学0分、作文3句诗的臧克家考进了自己心仪的大学,也添写了近代高考史上亮丽一笔。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臧克家 高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