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双创”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著名国学家钱逊谈国学的传承与发展

2017年04月10日 09:00 | 作者:张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编者的话: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关注,得到全面弘扬,并逐渐落到实处。在此背景下,《意见》出台的意义在于什么?如何在《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引领下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此学术周刊策划了国学大家系列访谈,本期邀请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国学家钱逊先生来谈谈他的感受与思考。

B20170410002-zx9

钱逊

B20170410003-zx9

《钱逊讲国学》

B20170410004-zx9


B20170410005-zx9

钱逊部分学术著作

系统而全面地阅读经典

学术周刊:钱先生您好!今年年初两办下发了《意见》,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出台这份文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钱逊:《意见》从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要任务以及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四大方面提出了18条意见。其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与任务在中共十八大以后早已提出,此次下发的《意见》,则进行了具体的顶层设计,比如学校该怎样做、文化界该怎么做、如何保护文物,等等,并提出支持与保护的措施与政策,可以说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现在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纲领性文件下发后,该如何有效地贯彻落实。

《意见》中提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双创”,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我觉得,首先是要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它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此前提下再谈传承与发展。传承不是照搬,而是创造性转化;发展是创新性发展。现在所提出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对中国100多年以来否定传统文化的“拨乱反正”,对于传统文化不再只是一味地批判和斗争,而更多强调的是延续与传承,是在此基础上的继续往前走。这就要充分认识到,近代以来在社会上占主流的西方思潮所产生的影响有很大,既影响到一些成年人,也影响到一些年轻人,既包括老百姓,也包括领导干部,这造成中国几代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误解与不正确认识。真正贯彻落实《意见》,就在于怎样消除这些直接与间接的影响,真正正确认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学术家园:您在不久前曾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应该落实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您有哪些好的建议?

钱逊: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责任重大,这需要真正做一些实事。《意见》中专门提到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到教育领域,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在加强中小学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我认为还应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建议在教师中间开展“人人读论语”的系列活动,由相关部门主持开展活动,提出要求,定下目标。比如通过对教师开展培训,制定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可以从阅读《论语》做起,毕竟儒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论语》又是儒学文化的基础一环。这种培训,不必局限于学校对教师的培训,还可以调动书院、文化团体等社会力量的参与,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我认为,还应该在领导干部中提倡阅读中华文化经典,由相关部门制定一个必读书目,要求领导干部学传统文化,可以从少到多,由浅到深。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要求高级干部阅读马列经典,并将12本马列主义著作作为“干部必读”,包括《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发展史》《思想方法论》等,这些马列经典武装了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也需要有一批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干部,阅读经典就是一个基础措施,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阅读经典可以直接从经典本身汲取思想,避免受相关注释或演讲的主观误解;二是阅读经典可以完整全面地了解某一思想,如果绕过系统地阅读经典而只关注某一句话或某一篇文章,对整个传统文化的理解就有可能是零碎的片面的。比如“和为贵”“以民为本”等思想都有内在联系,只有对经典文本进行系统阅读与思考后,才有可能对这些思想有准确深入的把握。

“传承传统文化,人人有责”

学术家园:《意见》中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华人文精神三方面,在您看来,三者有着怎样的联系?应该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钱逊:这三者有联系,又有所区别。“核心思想理念”主要针对学者,强调如何将学术理论成果进行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美德”主要针对全民,强调如何将传统美德进行普及;“中华人文精神”则是体现与蕴含在这所有成果中的精神。这些主要内容的落实,主要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这就需要“修身为本”。

《大学》中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把修身作为根本。就拿“反腐”来说,这需要经历一个从不敢贪、到不能贪、再到不愿贪的过程,不敢贪主要是通过“打老虎”“拍苍蝇”进行法制方面的威慑;不能贪主要是通过制度改革,把权力关在笼子里;不愿贪则是通过修身,教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提高理论自觉,有羞耻心,自觉不愿贪。修身为本,就是将精神追求、精神生命放在第一位,不能只追求生活的安逸享乐;还强调个人是群体的一部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群体的发展相统一。所谓青史留名,就是把自己放在浩瀚历史中,不管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只要是对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有贡献的人,都会被后人所纪念。比如孔子,两千多年过去了,仍然留在国人的心中,他的言行与理念仍然影响着今人。

学术家园:《意见》中谈到要“深入阐发文化精髓”“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您觉得文化精髓主要有哪些,应如何深入阐发?

钱逊: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最根本的价值观,它将个人与群体统一起来,渗透到方方面面,本质上来说就是以天下为己任,为此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主,爱国主义的基础在哪里,就在于此。在古代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近现代有“长征精神”“四川抗震精神”,都是中华文化最根本价值观的体现。特别是近代以来,老一辈知识分子出国留洋,就是为了救亡图存,因此国外学成以后,宁可抛弃优渥待遇、历经千难万险也要回国,甚至为了“两弹一星”,带着满腔热血毅然走进山沟。这就是根本价值观的体现,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以天下为己任。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有人认为有两个传统:一是古代形成的传统精神,一是近代形成的革命精神,我认为不能将两者人为割裂,比如“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与古代传统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现代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内容升华了,但在根本精神上仍然是一致的,必须把两者统一起来,看成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如此,才能知道真正传承什么。当然传统文化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这其实就是“创造性的转化”,这种创造性转化,有的需要做理论上的阐释与说明,有的则在现实生活中自然实现转化。在清华大学的校史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1919年5月5日的早晨,在清华大学食堂的门口,张贴着一张大红纸,上面用工楷整整齐齐地抄着岳飞的《满江红》,揭帖者是当时正在读高等科二年级的闻一多。很多清华大学的学生都是在前一天晚上才从进城的同学那里听说了反对21条、维护国人权益的五四运动。岳飞创作这首词,受限于历史条件,只能是在为封建王朝服务,但在彼时彼刻的清华大学张贴这首词,一看就是对五四运动的反应,借古诗词抒发自己当下的爱国情怀,人们从这首词中所获得的体会与感受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这就是一种创造性转化。这首词中一以贯之的核心精神就是精忠报国。

深入阐发文化精髓,实际上对所有人发出了一个号召:传承传统文化,人人有责。“人人有责”这句话的分量是非常重的,与古代顾炎武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脉相承,这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落实到了每一个中国人身上,号召人们就自己所处地位、所具条件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中国故事蕴藏在每个中国人身上”

学术家园:做好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在全球化的今天,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意见》中也指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展示好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契机,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国文化影响?

钱逊: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最基础的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在于要有好的中国故事。前几年国人到国外旅游,经常被批评,这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必然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折射与蕴含着中国文化。创作文艺作品也是这样,如果作者的品位不高,其所创作的作品想必也不会好到哪去,因此提高创作者的水平才是标本兼治的事情。

我经常给别人讲起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一位退休的将军独居纽约,他脾气暴躁,经常打骂佣人。一位叫丁龙的中国人来到他家做佣人,最终也忍受不了将军的暴躁脾气而辞职离开。不久后将军家遭受火灾,救火期间,他看到丁龙不请自到,也在救火。将军很是不解,丁龙说,听说你今天有困难,特意来相助,是因为我们中国孔老夫子的忠恕之道。将军觉得很惊讶,认为丁龙知晓古代圣人教训,一定是个读书人,丁龙回答他说,我不识字,这些道理是我父亲讲给我听的。将军说那你的父亲应该知识渊博吧,丁龙说,我父亲也不识字,我的祖祖辈辈都是种田汉出身,孔老夫子的忠恕之道是经过历代口耳相传,到我这一代的。火灾之后,将军便把丁龙留在身边,此后主仆相处融洽,犹如朋友。一日丁龙得病,自知不起,便对将军说,我在美国没有亲人,承蒙你的照顾,我工作多年,攒了一些钱,还给你。将军大为感动,觉得中国社会能出这样的人,其文化传统应该很值得研究,于是待丁龙去世后,将丁龙所留收入再加上自己的一笔巨款,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专门设立了一个研究中国文化的讲座,这个讲座就叫“丁龙讲座”,这是美国第一个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研究机构。这个故事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与“走出去”应该会有所启发。

这是一个中国故事。这说明中国故事,不只存在于学术经典著作中,还蕴藏在中国人的普通生活中,哪怕是不识字的农民身上。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钱逊 国学 传承与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