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非遗:“活”出各自精彩

2017年04月10日 10:30 | 作者:郑杨 |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鼓励那些市场化可行性较高的非遗走自我图强、自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已成为政府和业界的共识

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已经失去了传承下去的土壤,是否可以借助创新、创意的力量,使其换一种方式“复活”、重回人们的视野呢

前不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又成热门话题。从作家冯骥才“炮轰”有官员把非遗保护当政绩,只保护“能开博览会的”,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呼吁“民间的老物件儿、老手艺不能只是沉睡封存的档案”,承载着民族记忆的非遗再一次牵动人心。

我国非遗保护,单从数量上考量颇令人振奋。截至2016年,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位居世界第一;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72项,省级非遗项目13087项;更有数十万计的市级、县级非遗项目。相对于丰厚的资源,很多专家认为,传承和保护的工作还是太慢了。“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高尔基这句话道出了活生生的现实。

非遗讲究“活态传承”。然而,“老古董”如何存活于光影变幻的新时代?笔者近日探访广东东莞市非遗保护的品牌项目——非遗墟市后发现:参差多态的非遗,即便境遇天差地别,只要把对脉、找对路,都能“活”出各自的精彩。

借市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产业化是非遗“活态传承”的理想境界。毕竟,面对大量亟待保护的非遗,政府的投入难免顾此失彼且杯水车薪,产业化则能令它们迅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只不过,不是每种非遗都有产业化的幸运,这需要某些先天“基因”——诸如传习较易、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较高等。在东莞的非遗墟市上,广东省级非遗项目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就是这样的“幸运儿”,它几乎具备了市场化成功的全部要素。

首先像一切受大众欢迎的文化产品一样,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矮仔肠第三代传承人吕辉告诉笔者,正是“矮仔肠”的创制促成了他爷爷奶奶的美好姻缘。清朝末年,爷爷吕佳在各村卖腊肠,一个姑娘爱吃他做的腊肠,对他说:“你的腊肠就跟你人一样,矮小却很实在。”吕佳根据姑娘的建议进一步改良了香肠,每当他满面春风地沿街叫卖,一串串短而粗的腊肠香气四溢,引得村民纷纷购买。久而久之,“矮仔肠”的名声就传开了,那位姑娘后来就是吕辉的奶奶。

矮仔肠传承了一百多年,故事也讲了一百多年。在非遗墟市上,不少市民、游客津津有味地听完故事,便买上一碗矮仔肠腊味饭津津有味地品尝,再买上两袋腊肠带回家。文化的力量,大大助长了矮仔肠的销售。

其次是秉承了传统工艺和传统口味。矮仔肠为什么好吃?第四代传承人吕衬禅解释,原因就在于“守旧”:坚持只用山西汾酒腌制,坚持只用天然猪小肠衣,坚持“古法”手工制作。据说,连美食家沈宏非都忍不住做起了矮仔肠的电商买卖。沈宏非这样描述自己心爱的“东莞爆浆小肉弹”:“入口后即爆浆,米香、酒香、肉香、脂香、酱香,各种魅惑各种香充满口腔,实乃难得之酣畅淋漓大享受。”

更重要的是,它有一个懂现代经营的传承人。掌舵家族企业的吕衬禅毕业于中山大学,在国企搞过外贸。她将现代化生产管理手段融入传统制作当中,并以现代营销理念进行推广,使矮仔肠发扬光大。

越来越多像矮仔肠这样有文化内涵、秉承传统又长于现代经营的非遗获得了市场认可。从全聚德的烤鸭到五芳斋的粽子,从南通的蓝印花布到顺德的香云纱,都已经在产业化道路上积累了成熟的经验,甚至走出国门,惊艳世界。

专家认为,形成规模是非遗存续与发展的硬道理,而产业化提供了最好的途径。今天,鼓励那些市场化可行性较高的非遗走自我图强、自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已成为政府和业界的共识。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非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