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扶贫羊"不翼而飞" 村民:连羊毛都没见到一根

2017年04月11日 13:45 | 作者: 王彬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 

4只羊对贫困地区的贫困户意味着什么?可能是就此摘掉贫困帽子的机会。然而在甘肃省漳县金钟镇尖子村却发生了一件蹊跷事——本应投放给50户贫困户的200只扶贫羊,却进了村党支部书记入股的养殖合作社,贫困户连根羊毛都没看到。

3月29日,中央纪委公开曝光八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其中,甘肃省漳县金钟镇尖子村党支部原书记包尕宝因骗取扶贫羊被开除党籍。包尕宝是如何将这些扶贫羊“无偿”转给自家合作社,这个漏洞百出的项目又是如何通过层层验收的呢?记者带着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养殖扶贫——群众却“连羊毛都没见到一根”

“羊?什么羊?到现在我连羊毛都没见到一根!”今年4月,记者来到尖子村采访时,部分村民对扶贫羊的“不翼而飞”仍怒气未消。

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目前仍有近3万农村人口没有脱贫。尖子村是这个县最偏远的村庄之一,贫困户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让贫困户尽早脱贫摘帽,成为摆在当地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记者了解到,尖子村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与传统的种植相比,发展养殖业效益更高。为了让贫困户借助养殖脱贫致富,2013年12月,漳县扶贫办下达暖棚养羊基地建设项目资金20万元。项目内容为扶持该村贫困户50户,按照每只补助1000元的标准引进良种羊200只。

然而,项目下来了,羊却没见到。原来,这200只羊被村党支部原书记包尕宝通过空对空的把戏,一手操办到了其与亲属合办的养殖场里。村民们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2016年有关部门对精准扶贫情况进行摸底时,他们才知道自己名下应该有4只扶贫羊。

2016年10月28日,漳县纪委接到定西市纪委督办函,要求对“反映金钟镇尖子村村干部将国家补助的羊圈到自家的养羊场后全部卖了,农民连羊毛都没见着”的问题进行核查。县纪委随即抽调骨干力量组成调查组,着手展开调查核实。

瞒天过海——扶贫羊直接进了村支书入股的养殖场

“我们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投放了70多头牛,没有投放过羊。养羊场是我侄女注册经营的,引进的羊都是她的,和项目没有关系。”第一次与包尕宝见面时,他这样告诉调查组。

调查组了解到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调查人员在县财政局调阅该相关资料时却发现,该项目的报账资料、验收表册齐全,扶贫羊也确实下发到了尖子村。而在对该项目涉及的50户贫困户进行走访时,这些贫困户却表示自己对该项目情况毫不知情。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一个资料齐全的项目为什么村民会毫不知情呢?

调查组决定从包尕宝提到的养殖场入手展开调查。2013年3月,包尕宝侄女包某某在其堂哥名下注册成立了金钟镇青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包尕宝为股东之一。当年12月漳县确定开展暖棚养羊基地建设项目后,包某某以联户养殖方式从县扶贫办申请到该项目,并承诺与尖子村50户贫困户签订联户养殖协议。

2014年4月,包某某在没有招投标的情况下,私自引进了200只良种羊与合作社原有羊只进行集中混养,并在农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编造了项目良种羊投放花名册和50户贫困户的联户养殖协议。本应交到群众手上的扶贫羊,实际连养殖场的大门都没出。

而包尕宝在没有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的情况下,私自在包某某提供的花名册和联户养殖协议上加盖村委会公章,使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2016年1月,由于包某某养殖技术不到位,合作社引进的良种羊大量发病死亡,剩余不到100只。包某某将其以3万多元全部出售。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扶贫羊 羊毛 村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