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告别78岁的煤矿:关矿容易关城难 聊起来“太难受”

2017年04月12日 08:56 | 作者:袁贻辰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2016年10月19日,同家梁煤矿8号斜井井口,工人正在将井口关闭。图片均为王伟伟/摄

关闭后的同家梁煤矿大院里,一处高墙上挂着“文明撤退、安全撤退、环保撤退、感恩撤退”的标语。图片均为王伟伟/摄

两名职工站在已经贴了封条的提升机工作间门口聊天。图片均为王伟伟/摄

一名煤矿职工望着关停的矿井。自同家梁矿关停的消息发出后,每天都有不少老职工来到现场,希望能看这座矿井关停前的最后一眼。图片均为王伟伟/摄

那个通往地下世界的通道一点点被水泥糊住、凝结。大风哗哗地刮,上百个中年男子围在四周,静悄悄的。

“这么好的矿,就这样关了啊。”半天,人群中冒出一句。

在轰轰隆隆开采了78年后,山西大同市同家梁煤矿在2016年10月19日,迎来了关停。它是去年山西省“去产能”首批关停的煤矿中,生产能力最大的矿井,职工超过4000人,矿区家属上万人。

老矿工王树平很平静地接受了新的安排——参加培训,等待集团内部的分流。只是,他依旧遵循34年来的生物钟,经常清晨5点醒来,从生活区缓缓走到矿井,结着冰碴子的矿井空了,被封了。王树平扭头离开。可没几天,他又不自觉走到这儿了。

几个月内,上千名同家梁矿的矿工已被分流到大同煤炭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同煤集团”)的其他矿井,还有不少人和王树平一样,等待着分流。

在更大的一张图纸上,他们属于31600分之一。作为全国产煤大省,山西省2016年共关闭退出、减量重组煤矿25座,退出产能2325万吨,安置煤炭钢铁去产能转岗职工3.16万人。

这个57岁的矿工希望自己将来不要去太远的地方。从出生到现在,王树平一直待在这座离市区近20公里远的矿区。从漫山遍野的土房窑洞到拔地而起的小楼再到如今鳞次栉比的家属区,同家梁矿长出了生活区,他也从咿呀学语的婴儿变成了一个年轻人、一个父亲和一个爷爷,四代人被黑色的煤养育,参与了这座拥有78年历史矿井的日常。

漫长的时间里,几代人在这里出生、学习、恋爱、工作,黑色的煤一点点浸染这些人、这些家庭。如今,矿井封闭、矿工离开,可它依旧顽固地停留在矿区人生活的细枝末节——在王树平那儿,它是每个清晨上班时朝双亲屋子的轻轻一瞥;它也是一名矿工父亲多年来面对儿女的沉默和无措;它还是一个矿区女人指甲里永远洗不干净的煤渣。

“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它渗透了,无论你走到哪儿、无论你多大,你的人生都会带着它的痕迹,黑色的,煤的痕迹。”一个年轻的“矿三代”说。

他们会聊特朗普聊朴槿惠,却很少谈论煤矿关停和“去产能”,因为聊起来“太难受了”

被卡车压出褶皱的公路将同家梁煤矿一分为二,南面是矿井和办公大楼,北边则是沿着狭长的山谷修建的家属楼、商店以及广场。南北两侧蔓延的大山把同家梁矿围住,勾勒出一只眼睛的弧度,深埋地下的煤像是黑色的眼珠。

呼啸而过的卡车和蜿蜒的铁轨,将黑色的煤块从这只“眼睛”里运走,再发往全国各地的发电厂、锅炉房和五花八门的工厂,直到最后变成支撑这座城市的GDP数值。

在黑色的地下世界穿梭的王树平,隐约感觉到,同家梁矿齿轮转动的速度和这个国家的变动有关。

1992年后,靠煤发电的工厂在这个国度的东部和中部遍地开花,黑黢黢的煤成了“金疙瘩”。2001年,山西省对煤炭工业的投资实现27.8%的增长。

编辑:梁霄

关键词:煤矿 关矿 容易 关城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