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曹勇安:把学办到需求侧的兴奋点上

2017年04月12日 08:53 | 作者:曹勇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过去,你只要有本科招生计划,在多么偏僻的地方办学都有人去。而如今,职业学校已经由原来的稀缺资源转为选择性资源,如一些高职院校的招生办逐渐变成了“找生办”、“买生办”。在这一大背景下,民办职教该怎么办?笔者建议通过内涵建设形成市场性的稀缺资源。

职教困境是什么?生源。突破口选在哪?招生?对,也不对。关键还是要把学办到人民群众的兴奋点上。我们常说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就是两个满意:个体需求满意、企业需求满意,这就是常讲的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问题。

举例而言,三年前,我们托管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职业教育,运作秘诀就是满足需求侧,即瞄准农民的兴奋点,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上下工夫,把传统的因种而卖变成为赚而产,做农业的产业化。同时,变农户的单打独斗为联手出击,降低成本。

如何帮农民从身份的标明走向职业标识?首先得进行调研,了解农民教育的特点并据此制定下一步行动。农民教育是分散性、个性化的,不适合班级制的统一性、标准化授课。基于此,我们要做的不是“互联网+教育”,而是“教育+互联网”。教育是手工业劳动,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永远是手工业劳动者协会的成员,因为教育的本质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点燃智慧,不是企业生产流水线。“教育+互联网”强调尊重教育的本质属性。通过+互联网解决农民教育分散性、个性化的问题。例如我们给每个农民发一部4G手机,还给交一年话费、每个月还有8G流量,很多农民就被吸引来学习。同时,我们按农时制订教学计划做成5-10分钟的小视频,提前20天左右发在网上让农民上网学习,接受考试,成绩良好以上奖励话费和流量,不及格扣话费和流量。就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2000多名农民。利用这个学习平台我们还可以帮助农民把农产品进行精准销售,帮助其脱贫。

无论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是精准扶贫,抑或者成人教育,我们民办职业教育都可以有很大的作为,重点是要找准需求侧的兴奋点。所以,民办职教院校只要质量好,不求没有出路。

2013年,海南省教育厅委托我们托管三亚城市职业学院。三亚的企业冬天时最缺人,可这时学校都放假了;学校3月份开学,4月份安排学生实习,这时三亚企业进入淡季。我们谈校企合作,一定要考虑企业的需要,校企合而不作的根本在学校。针对于此,我们提出“专业跟着产业”、“旺工淡学”,即安排学生在企业旺季时带着问题和思考走进企业,淡季时揣着体认和反思回到校园。其实,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学校就是课堂理论教学、实习就是干活。

十年实践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道路。2015年,该校成为全国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去年,海南省教育厅出台文件,鼓励所有高职院校设立冬季小学期,效仿我们实行旺工淡学。此外,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就是利用国家“双创”政策,与企业深度合作,企业支持学校鼓励在校生创办公司,在校生的公司在校是校企合作的教学平台,学生带着公司毕业了,成为企业的子公司。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满意。

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法的完成,产权终于从“混沌”走向“有序”。过去,旧法是从“捐资+投资”的办学思维和视角出发,依据当时的“混沌状态”做出的制度安排———产权不明晰,使得实业家不敢投资;回报不明朗,投资了也不敢要收益。修法提出分类管理,允许除义务教育外的学校自主选择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简单说,就是不让你打着公益性牌子,拿着营利性的果子,这有利于民办教育未来发展。

按照修法,“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意味着,营利性民办学校,缴税后,拥有财产权、收益权和治理权;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政府不仅免税还给钱,通过政府补贴、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措施扶持,“三权”只剩治理权。即“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根据学校章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参与学校的办学和管理”。因此,分类管理后,各个学校需要在给后代留钱财还是留学校中间作出选择,这需要看学校实际情况。

民办职教怎么发展?无论政策如何改变,不变的是充分发挥民办院校机制灵活的优势,寻找合作方、需求方的兴奋点,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而着力点就是课程改革和队伍建设。

(作者系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长。文章根据其论坛发言整理,题目为编者加。)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曹勇安 需求侧 地方办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