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坚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战略

2017年04月13日 13:05 | 作者:罗永光 |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是党和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

u=3063045062,2303729130&fm=11&gp=0

恩格斯曾经指出:“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就造成一个新的力量”。融合才能强盛,一体方可制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是党和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定准总体目标,辨清历史方位,在审现状、辨方位、察理据、究得失、探趋势、明路向中稳步前行。

战略目标: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应该有一个怎样的战略目标?这是制定和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不仅直接决定军民融合的深浅程度和战略效果,而且决定富国强军目标的最终实现。

对于这个事关强国强军的重大战略问题,习主席洞悉世界发展大势,立足中国国情军情,深刻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既勾画出未来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格局,又赋予军民融合以全新的科学内涵,是我们党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军民融合改革创新思想的又一次升华。

“全要素”是指融合广度,要求有利于战斗力提升和生产力提高的全部要素都实现无缝对接、深度融合,让技术、人才、服务、资本、信息、管理、标准等所有要素在两大建设中充分涌流,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各类经济主体的一切优势资源的创造力在深度融合中竞相迸发,形成全部生产要素、所有资源在两大建设中“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局面。

“多领域”是指融合范围,要求经济社会和国防军队两大系统中有交集的所有领域、全部行业都实现深度耦合,既大力推进基础、产业、科技、教育、服务、动员等领域的军民融合,又不断探索实践金融、保险、物流等领域和方向的军民融合。

“高效益”是指融合效果,要求全面优化整个国家的资源配置,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共用一个经济技术基础,让所有资源和要素在其最合适的地方高效发挥作用,实现国防经济对民用经济拉动效应的最大化和民用经济对国防经济支撑效应的最大化。

战略方位: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在军民融合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同步增长。但也要看到,我国军民融合的范围还比较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度不高,海洋、空天、网络信息等新兴领域的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金融、保险、物流等服务领域的融合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程度还比较浅,融合主要是物理拼装式、机械捆绑式和“珍珠散落”式融合,而且主要出现在一些利益关系相对简单、矛盾纠葛比较少的领域和环节;层次还比较低,融合主要靠行业部门分别对接、企业单位分头接洽,靠感情来维系、靠关系来协调、靠觉悟来推动;问题还比较多,思想观念跟不上、体制机制相对滞后、政策法规尚不健全、工作执行力度不够、利益藩篱阻力较强等矛盾问题依然在迟滞军民深度融合的步伐……总体看,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与“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融合目标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军民深度融合相比还存在显著落差。

正是基于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现状的透彻分析和精准把握,习主席作出了“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的科学定位,为我们把握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军民深度融合提供了基本遵循。

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意味着融合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好“融”的都已经“融”了、易“合”的都基本“合”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制定更有效的举措才能奏效;意味着融合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由浅层次、物理板块式融合向深层次、化学反应式融合转变,需要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强力推进才能实现;意味着融合进入全面拓展阶段,由少数领域和部门、几种要素向全要素、多领域延伸,需要更加系统的思维、周密的组织、统一的领导、协调的步调才能整体推进。

路径选择: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

大发展需要大战略,大战略需要大思路。实现由初步融合迈向深度融合目标,必须坚持“四个强化”,全面贯彻落实“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的总体要求。

进一步丰富融合形式。军民融合发展,涉及领域多,涵盖部门广,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选择符合本地区、本领域、本部门实际的融合形式才能顺利推进。在形式上,目前要努力实现“三个延伸”:由单向的军建民用、民建军用,向军地协同研发、军民共建共用等模式延伸,最大限度地打破军地界限,形成军地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发展格局;由“民参军”“军转民”式相互渗透,向功能嵌入、预留接口、优化重组、资源整合等多种形式延伸,形成适合不同领域特点、方式灵活多样的融合发展格局;由主要通过政府行政干预,向政策制度、市场运作和法规标准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延伸,形成国家主导有力、市场作用充分、法规保障到位的发展格局。

进一步拓展融合范围。推进军民深度融合,要求尽最大可能拓宽融合范围,让国家的一切资源在两大建设中得到高效利用,使所有要素在提升生产力和战斗力中贡献双重力量。在融合范围上,要努力实现“三个拓展”:拓宽空间范围,加快推进海、陆、空、天、电、磁、网等空间的军民融合,有步骤、有重点、有区别地推进东部、中部、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的军民融合,积极研究探索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军民融合的方法途径,着力形成各具特色、衔接配套、优势互补的国土空间融合发展布局。拓宽协同创新范围,加快实现由机械化条件的普通技术,向信息化条件下的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赛博空间和大数据、“互联网+”、3D打印等新技术领域拓展,着力形成国家所有科技资源、全部人才都为两大建设贡献力量的发展布局。拓宽主体范围,实现由主要面向大型军工骨干企业,向国有、集体和非公经济成分并存拓展,引导更多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保障领域担当大任,着力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各类经济主体全方位竞相发力的融合布局。

进一步提升融合层次。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战略,需要强化国家主导,加强顶层统筹统管,才能反映国家意志,达成国家战略意图。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在融合层次上要实现“三个提升”:由当前以军地主管部门分别对接、分头融合为主,向以国家集中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安排和高层组织协调为主提升,实现国家发展战略与国家安全战略的紧密衔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设计、同步落实、同步推进;由当前随机板块式对接、物理组合式拼装的松散型融合向要素渗透式、化学反应式生成的紧密型融合提升,实现军民更紧密的结合、军地无缝有机对接;由注重铺摊子、上项目、扩大投资规模的粗放型融合向注重技术创新、结构优化、提高效率效益的集约型融合提升,实现高质量融合、高效益融合、可持续融合。

(作者系国防大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军民融合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