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出版界"校对王"吴海平:"校对王"有多神奇 其实就是不糊弄

2017年04月14日 10:04 | 作者:王京雪 李坤晟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吴海平没有丁点高手的架子。他从家里跑到地铁站口接我们,六十几岁的人管我们这些年龄只到他一半的后生叫“老师”,又客气又认真又热情地念叨:“唉呀,添麻烦了,谢谢,谢谢您。”

吴海平当然是高手,但凡能在某一行挂上“王牌”名号的人总得是数一数二的高手。听我们提起他“王牌校对”、新一代“校对王”的称号,他抬起头连连摆手:“没有没有没有,真的,唉呀,过誉了。”

干了40年图书校对、大半辈子低头琢磨各种文字,他连走路也习惯低着头,眼睛透过400度近视镜片瞧着脚前那块地面。这位业内有口皆碑、曾在许多书出版前如传奇门将般“扑救”无数讹误脱漏的老校对员一辈子都不善言辞,要他当众讲话,他宁愿掉头徒步去爬一个来回的香山“鬼见愁”,但这无碍于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现出众的技艺与灵巧。

在他工作的人民出版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负责《毛泽东选集》校对工作的白以坦曾因“百万无一失、万万无一失”赢得“校对王”的美誉,吴海平被看作“校对王”二代。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说起工匠精神就要提这两代“校对王”,说他们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也有年轻编辑私下告诉我们,他打心底佩服的人并不多,“但吴老师我非常佩服”。

一眼知“文病”

吴海平眼力好,一个句子掠过一眼,常常凭直觉就知道有没有毛病。这眼力来自多年的积累与经验,和过人的细致与认真。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时,他通读已校过4遍的出版说明,读到“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忽然觉得不对劲儿:难道小平同志在南方这么多地深入视察、调查、谈话才用了四天吗?他立即请编辑部进行核实,发现是原稿漏了“二月”两字。

校《恽代英全集》,文内有句“了却向平生之愿”,大家都以为应该去掉“向”,改成“了却平生之愿”,吴海平却觉得哪里不对。他翻查各种词典,终于找到一个生僻成语“向平之愿”——意思是子女婚嫁之事,对照原文语境,句中该去掉的原来是“生”字。

《恽代英全集》还收录有1924年8月11日、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恽代英等联署致孙中山的一封电文,该书主编在台湾意外发现这份珍贵史料,特地影印带回。影印件上,可以看到旧式竖版电文署名处,罗列着一串没有标点、空格间隔开的人名,编者在注释中说署名者有11人,并将这些名字——列出,最后一人叫“叩蒸”。

“我总觉得哪儿不对。翻《现代汉语词典》一看,‘叩’还真是一个姓,但我还是觉得不对,这名也太怪了。”吴海平说。

他猛然记起过去曾碰到一种特殊纪日方法。清末开通电报后,因费用昂贵,人们为节约用字一度以地支代替月份、韵目代替日期,历史上一些著名事件,如马日事变、文夕大火、汪精卫艳电等词都由此而来。

想到这些,他赶紧去找代字表,一查,“蒸”正是10日的意思。

面对文字,吴海平就是个经验老道的侦探,总能察觉别人放过的疏漏,在看起来没问题的地方边嘀咕“我总觉得哪儿不对啊”,边一把揪出个大破绽。他的眼力远超一般人对校对工作的认知,审校教育家黄炎培的情书家信集时,他从不起眼处找到依据,补全了信中一首缺字的诗,令黄炎培的儿子大为叹服。

有人觉得这很神奇,吴海平说这特简单,“没什么奥妙,只要你认真、仔细、敬业,哪儿有毛病自然都能看出来。我特别认真,真的。”

编辑:梁霄

关键词:出版界 吴海平 神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