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来自海峡对岸的同事

“两岸企业”中的年轻人

2017年04月17日 11:44 | 作者:孙萌萌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来自海峡对岸的同事——“两岸企业”中的年轻人


“最近工作怎么样?如果你觉得工作无聊的话,一定要第一时间跟我谈哦!”在北京一家创业孵化器,来自台湾的创业者洪礼赫正低声跟自己的大陆员工交谈。一口温柔的台湾普通话,加上三不五时冒出的“走心”对话,是他的员工对他这个年轻的台湾老板最鲜明的印象之一。

随着两岸交流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人赴大陆创业、就业。这波“西进”潮催生了大批“两岸企业”:很多台湾年轻人到大陆企业实习、任职,而台湾创业青年也格外热爱雇佣大陆的优秀青年助力自己企业的发展。在这些“两岸企业”中,台湾青年与大陆青年以共同工作的模式进行着深度的交流,对事业的共同向往和各自的优势,将海峡的广阔弥补于无形。

“台湾同事让我感动”

“很多时候,我的台湾同事让我感动。”陈向东说。

三十几岁的“人生中途”,甘肃汉子陈向东遇到了带着自己在台湾做得风生水起的创业项目来大陆试水的台湾青年林国伟。两人一拍即合,陈向东成为了北京互动优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市场官。

他们推出的一款云端实时互动系统在大陆名叫“出题优”。这款产品的技术设计,主要由林国伟和他所率领的台湾制作团队负责。陈向东曾这样介绍“出题优”在台湾的骄人战绩:“我们占有台湾80%的市场。”

但是,大陆的情况与台湾有很大的不同。“台湾的市场很狭小,而且我们又是一个用户很窄的产品,你想做到市场占有率80%其实非常容易,只要‘搞定’几所知名大学,市场占有率就上去了。而等你成为业内的标杆,别的大学自然也会‘跟风’效仿。但是到了大陆,情况完全不同,在大陆,达到市场占有率的5%都是很不错的成绩。”陈向东说。

更大的市场、更好的未来,这正是林国伟看重大陆的原因,而也正是陈向东发挥自己所长之处。凭借自己在相关领域多年的人脉和经验,陈向东一直在努力把“出题优”这款产品推荐给更多的大陆用户。工作多年,合作伙伴遍及海内外,在陈向东眼里,台湾创业青年是个很特殊的群体。

“两岸的文化同出一源,但是由于社会情况有很多不同,两岸用户的使用习惯、接受习惯会有挺大的差别。而我很多时候也是在帮助企业弥合这个差别,让产品更好地被大陆用户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台湾同事会带给你惊喜。”

创意活跃、注重细节,是台湾同事的鲜明特点。陈向东讲述了一件让他记忆犹新的小事:“产品做推广的时候,我跟台湾同事交流我们的H5(HTML第五代标准,亦被行业内用来指代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打开的动态页面)该怎么做,那时候我才知道台湾民众都不用H5的。大家当然要花很多时间去交流、沟通,这个H5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当这些困难克服了,台湾设计部门的同事把他们做的H5发过来给我看的时候,设计的精美真的让我感动。你能明显感受到他们的用心,我觉得这就是台湾同事最明显的长处。”

“永远比我早的大陆同事。”

“10年之前,我作为高管被母公司派驻北京。那时公司给我在东三环租了房子,一个月的月薪是接近两万块人民币。对大陆缺乏了解的我,那时其实是不愿意来的,但工作几天之后,我发现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我手底下的大陆员工当时的月薪大概三四千块,在燕郊租房子住,却每天都比我来得早。”在大陆工作已有10年之久的郭品骅用一件让自己记了10年的小事讲述自己眼中的大陆同事。

如今,郭品骅已经在大陆创业,他说,大陆青年的吃苦精神,一直让他十分叹服,而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不怕吃苦、对事业执着追求的年轻人,才推动了大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些可爱的年轻人,正是大陆光明未来的保障。

“其实台湾青年有很多是难脱离‘小确幸’的,在吃苦精神上,真的需要向大陆的年轻人多学习。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还有不少台湾青年思想还停留在‘别人求着你来工作’的阶段,在来大陆找工作的时候还会提出一些苛刻的差异化要求,比如要报销往返机票,或者要求给提供住房,要很高的薪水。我很想诚恳地告诉这些后辈,这些差异化的要求其实是在降低你自己的竞争力:同样的工作能力下,聘用一个新疆的年轻人,他不会要求你给他报销回家的往返机票,但是他永远有办法比你来得早,这就是大陆青年的竞争力所在。”

郭品骅说,目前大陆对台湾青年赴陆就业、创业提供了很多优惠的政策,加上台湾经济持续低迷而大陆经济形势一直向好,正是台湾青年赴大陆发展的好时机。但是,进入大陆这片热土,面临的就是两岸青年甚至全球优秀青年共同竞技的“大舞台”,放下固有的执念,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在大陆站稳脚跟。

“带着开阔的心过来,相信你一定会爱上大陆。”他说。

“台湾没有腾讯、百度、阿里巴巴!”

来陆创业的台湾青年简子复说:“台湾在互联网、电脑软件等行业也有不少优秀的学校,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我们会发现这些学生以往很多的出路都是去美国或者新加坡,是因为没看到大陆的发展前景吗?不是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到大陆的企业应聘。”

简子复算是较早赴陆创业的一批台青,如今他创立的互联网品牌“桃桃喜”也堪称台青创业项目中的一个“金招牌”了。简子复回顾台湾青年赴陆创业的历史,十分有感触地说:“以往在大陆工作或者创业的年轻人,大多数是跟着台商父母或亲友过来,发现大陆发展不错决定留下。但是现在这个形式已经完全扭转了,很多台湾青年是毕业以后甚至在台湾时就瞄准了大陆,一毕业就准备过来就业发展。”

简子复讲述了自己一个同校毕业的师妹的故事。这位师妹在大学期间参加两岸青年交流相关的夏令营,了解了大陆的情况,十分愿意赴陆就业。但是在台湾了解陆企招聘信息的渠道太少了,她只能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先到大陆一家台企工作。

“其实同样的条件,尤其是在互联网或者相关行业,台湾青年肯定是首选陆企,而非台企。而对台企业主来说,雇佣一个台湾年轻人也没有任何额外价值。我这个学妹工作几个月之后,自己就发现了台企的局限,连她老板也都对她说:‘不如你趁年轻去陆企试试看吧,工资会更高,眼界会更开阔。’于是我们几个师兄就又帮她留意大陆这边的企业是否有工作机会,几经周折,才让她在一家陆企成功入职。”

简子复说,这个学妹的经历很具代表性。随着两岸交流及涉台工作的深入,不少台湾青年就业中遇到的手续问题都已解决或有望很快解决,但赴陆工作“最源头”的问题却亟待重视:目前不少台湾青年找大陆的工作都只能依靠已经在大陆工作扎根的师兄、亲戚、朋友的介绍帮忙,相关资讯在台湾少之又少。为有志赴陆工作的台青提供相关资讯不仅是一片经济蓝海,更可能打开两岸青年流动的一扇大门。“实话实说,台湾没有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如果这些企业能去台湾招聘,不知多少学生会为之疯狂!”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台湾 大陆 青年 两岸 企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