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全国政协“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调研报道

2017年04月18日 09:34 | 作者:徐金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调研报道
“小心翼翼”呵护文化遗产

人民政协网漳州4月18日电(记者 徐金玉)“我的家乡广西北海也有条沿海的老街,几年前,古街要修缮之前,找我写碑记,我最终还是谢绝了。第一,这不是我的专长;第二,我担心如果我们做不好,都会被钉在文化历史的耻辱柱上。”

QQ截图20170418093336

近日,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调研组行至福建,在考察漳州月港及豆巷古街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在他看来,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态度一定要做到四个字———小心翼翼。

漳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作为此次考察的第一站,其辉煌历史,从月港古码头的遗迹中依稀可见。月港曾是明代福建四大商港之一,著名的外贸通商口岸,与之毗邻的豆巷古街见证了这里“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繁盛风采。如今,在不到1公里的江岸线上,就有7座古码头遗址,这些遗址已被作为漳州未来海丝申遗的重要申报点。“看得出来,当地对申遗工作很重视,也做了很多工作,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陈建功说。

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如何处理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一直是历史遗存摆在现代生活中的一道考题。

对当地在文化遗产方面如何进行景点开发,委员们结合世界上成功的案例纷纷道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埃及,那里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都是遗址和文物,保存得非常好。”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卞晋平说。

陈建功也以陆上丝绸之路中新疆的做法为例,讲述其可以借鉴的地方。“为了保护地面上文化遗迹,当地把所有的旅游服务设施放在地下,买票也是在下面进行。当游客从隧道中走上来,站在遗址前,看到映衬它们的是辽远的天地线,那种感觉很震撼。对待古代遗迹就应当是这种小心翼翼的态度,千万不能急切于事功之心,草率处理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陈建功建议在村落恢复、古迹保护中,可以再小心些,或请教专家,或吸取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取长补短,拓展思路。“相信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旅游,可以让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事情,也让海丝历史文化推向全国、全世界。”

此次调研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带队,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卞晋平、翟卫华、李家祥在内的共计10位全国政协委员和2位文化遗产专家参与调研。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 文化遗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