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民族团结进步“大理样本”启示

2017年04月26日 13:44 | 来源:贵州民族报
分享到: 

站在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大营镇萂村的村头,可看到占地上百亩的数十个塑料大棚整齐排列,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棚内,是即将挂果的“阳光玫瑰”葡萄;棚外,是新修的宽阔水泥路,葡萄成熟后,将从这里运往上海、昆明等地。此时,有几名农民正在棚里忙活。见到记者一行来访,他们脸上绽开了花。“加入合作社以后,我这样在家闲着没事可干的妇女也有活干了,每天都能挣上几十块钱,比出去打工强多啦。”一位正在劳作的妇女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这名白族妇女是萂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艳兰,她告诉记者,自去年在合作社入股5万元,全家5口人已经得到分红1万多元,此外,农闲时她在合作社务工每天也有80元的收入。“国家扶贫政策好呀,去年我还得到政府补助的6万元和贴息贷款6万元,加上自己的一点积蓄,修起了100多平米的新房子!”李艳兰提到自家刚入住的新房十分开心。

在萂村,像李艳兰这样既“安居”又“乐业”的贫困户还很多。大营镇党委副书记尹中锋介绍,萂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1户452人,2016年脱贫87户285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64户167人。为解决贫困群众脱贫增收难,萂村积极探索跨地域集中贫困户建设葡萄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把最困难的农户与最好的企业连接起来,让他们不仅有土地租金收入,还可参股获得分红,此外在合作社务工每天也有收入,这些措施可有效保障贫困户增收。

作为贫困户,哪来5万元入股呢?

“萂村建立了‘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创新帮扶模式。”尹中锋介绍,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了“宾川县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产业信贷扶贫资金5万元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投资龙头企业,以投资分红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

好的产业项目,能有效激活贫困村的“造血功能”。地处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带的宾川县光照充足,热量丰沛,素有“天然温室”“热区宝地”的美称,是中国水果之乡、中国果蔬无公害十强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发展果蔬种植产业得天独厚。2016年,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抓住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滇西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的机遇,引进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来提供科技、管理及市场销售服务,协调贷款。当年即建成200亩根域限制栽培“阳光玫瑰”葡萄示范基地,套种姜蒜等各种特色蔬菜。仅凭预售收入和套种收入,入股的141户贫困户每人就获得分红2600元。

“在我们萂村,扶贫不仅要‘扶志’,也要‘扶智’,更要‘扶制’”采访中,村委会组织书记赵信林的一席话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赵信林介绍,“扶志,就是要破解贫困户自身动力不足难题,通过土地流转、参加基地务工、利润分红等工作,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积极性,有效改变‘懒散混、等靠要’不良状况,树立自尊、自重、自信、自强的主人翁思想;扶智,重要的是结合村民的特点和喜好给予适当培训,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脱贫;扶制,则是通过创新发展机制、建立管理制度来帮助群众脱贫。”据了解,萂村目前已建立优选运营、科学分红、考核激励、利益保障、带动非贫困户增收等机制。同时,村委会制定了合作社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资金监管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有效带动了萂村葡萄产业良性发展。

启示:产业扶贫应是精准脱贫的主攻方向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不仅要解决农民眼前的贫困问题,还要立足长远,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精准扶贫道路。因此对于精准扶贫工作,既要立足“精准”,同时还得着眼“长效”。其实这也是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到现阶段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产业扶贫是最难的,但是产业扶贫也是长效扶贫的必由之路。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萂村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了“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党建与扶贫双推进新模式。具体说来,就是让贫困户以土地、帮扶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这样能充分发挥土地、资金的集聚效应,促进农民增收方式转变,带动农民增收,让萂村141户贫困户在“造血”中实现根本性的脱贫。

萂村的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为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与平台,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最直接有效的扶贫方式。不过产业扶贫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产业扶贫还需要更多的探索。

样本四:大营镇华侨社区

“在我们宾川县西部的大营镇,有个华侨社区。这个社区不仅是华侨社区,还生活着12个民族,是宾川民族团结的一个典型。”听着宾川县民宗局张正烨局长的介绍,记者被勾起了好奇:归侨、侨眷与当地各族群众有着怎样的团结故事呢?4月10日,记者来到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大营镇华侨社区,听他们讲讲自己的故事。

刚进华侨社区,便看见了独具越侨风格的标志性牌坊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里整洁干净、环境优美,几名身着京族服饰的女子翩翩起舞,孩子们围在旁边拍手欢笑。华侨社区的民俗陈列馆里,一件件民族服饰、一件件生产生活用具,仿佛在讲述着过往。据介绍,华侨社区曾几经更名:1978至1981年间,越南疯狂反华排华,导致大批华侨被驱赶出境。1979年,为接收和安置越南归侨,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牛井劳改农场改建为彩凤华侨农场,这片土地向越南归侨、侨眷无私地敞开了怀抱。经过30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实践,2009年,彩凤华侨农场启动实施“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融入”政策,更名为彩凤华侨社区,和当地的连接更加紧密,逐渐形成了一个拥有汉族、瑶族、白族、壮族、彝族、苗族、普米族、景颇族、京族、傣族、纳西族、布朗族等12个民族的大家庭。2010年12月3日,大营华侨社区正式成立。目前,社区有742户1799人,其中归侨侨眷1669人。

“我们祖上就是云南文山人,奶奶那一辈才去的越南,生活习惯基本上和本地是一样的。”社区主任越义仙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从越南回到云南时,越义仙已经5岁了。她回忆说,当时一家人住在边境上,可以回国,也可以到越南内地去,家里毫不犹豫选择了回国。到达宾川的时候,一家人几乎什么都没有了,还是当时的生产队给安排了吃住,给了生活用品和土地,才算安顿下来。

社区的很多归侨、侨眷情况都类似。华侨社区居民叶亚德出生在越南,1岁时随父母从越南广宁省回到大理宾川,在当时的彩凤华侨农场安了家。之后,叶亚德在农场的学校上学,在农场工作,娶妻生子,人生轨迹似乎和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也没什么不同。让他比较“特殊”的,是一家人的“身份”:叶亚德的父亲祖上来自两广,是瑶族,母亲是越南京族人,妻子则是大营镇本地的汉族。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着华侨和本地人,分属于3个民族。

周围村寨的人觉得华侨归国不易,对他们很是照顾。双方交往、通婚日益增多,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民族众多,风俗习惯各异,大家“默契”地选择了求同存异的处理方式。华侨社区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种植柑橘、葡萄,年景好的时候,一亩地能有1万元的纯收入。叶亚德告诉记者,通过政府和各部门的帮助下,2016年他们全家收入超过12万。

为切实抓好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工作,促进社区归侨、侨眷与当地群众和少数民族的共融与发展,在政府引导以及群众积极参与下,华侨社区争取云南省民委补助资金60万元,整合资金1850万元全面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0万元,葡萄产业培植70万元,石门河引水渠建设1600万元,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提供有力保障。

现如今,建设一新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们提供养老、日常照料服务。老年中心的旁边就是民族广场,广场的墙上,画了各民族的宣传画。社区有集体活动或者谁家请客置席都在民族广场进行。广场的一角有个小型舞台,民族歌舞和东南亚南亚的歌舞常常同台上演。社区的归侨、侨眷也带回了不少南亚东南亚的特色饮食。有的人家也在附近做特色餐饮生意,很受当地人和游客的欢迎。

越义仙在越南的亲戚想要打工,她毫不犹豫地向他们介绍了华侨社区,“这里的人最团结,这里的日子最有奔头!”

启示:“建设在国内,影响在国外”

华侨农场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走过了30余载。多年来,归侨、侨眷和各民族互帮互助,共融发展,用真情浇筑和守护着这片热土。改革的春风使其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伴随华侨社区的成立,已逐渐实现“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目标,通过系列活动,居民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民族团结示范社区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建设在国内、影响在国外”的作用不可小觑。

当前,贵州正处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实现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团结引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积极融入,发挥作用,实现共同发展,互惠双赢。云南大营镇华侨农场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社区 华侨 扶贫 民族团结 大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