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聋哑儿童遭虐待折射特教短板

2017年04月26日 13:58 | 作者:蒋萌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南昌希望言语康复语训中心被曝虐待聋哑儿童黑幕——猛摇孩子身体、打头、扇耳光,把孩子强按在厕所里,威胁拉到裤子里就让他吃掉……院长甚至言传身教如何打孩子,多名老师抽孩子耳光或拿木棍打,称“为让他发音哭出来。”丑闻败露后,该院院长还称“自己是做好事”,“暗访记者待了十多天,爱心温暖的画面不拍,专门挑那些刺眼的博眼球。”

timg (1)

有关场景令人发指,该院院长还声称是“做好事”,卑劣与残忍令人愤懑。本就聋哑的孩子又被虐待,身心创伤令人扼腕。更令人深思的是,南昌市残联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还不能直接关闭培训机构。由于具有相关资质的培训学校规模有限,如果一旦关闭,其中的50多名聋哑孩子就有可能面临无学可上的情况。目前残联康复处执法人员只是责令该校整改。

特教学校数量不足,特教人才缺乏,是国内残疾人事业欠发达的一个缩影。良币缺乏,劣币却能发现“商机”,让人深感吊诡。南昌希望言语康复语训中心创办的头几年是“黑户”,直到创办人吴希被评为“感动南昌”爱心人物,该中心才有了合法身份。但在合法的、“感动”的外衣下,该中心却存在恶意虐童,又仗着“若关闭,聋哑孩子无学可上”得以继续存在。善良的人们不禁要问:良币去哪里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是否缺位?

由此联想到北京的一家康复培训机构。该机构是由伤友(脊髓受伤导致瘫痪的残疾人之间的称呼)组成的,专门对瘫痪的残疾人进行包括心理、生理、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他们提出了一个口号——“同侪服务”。“同侪”是指与自己在年龄、地位、兴趣等等方面相近的平辈,“同侪服务”即伤友服务于伤友。由于是让具有康复经验的伤友对没有经验的伤友进行培训,双方的沟通障碍大大缩小,彼此能体会到对方的难处,看到康复成功者做示范,后来者的训练会更有信心,有关培训较科学,有的放矢。该机构的培训费用采用政府向社会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支付。换言之,不需要伤友承担费用,由政府为残疾人康复买单。

该机构虽然是残疾人创办的,但还有健全的志愿者提供辅助,由民政部门提供无障碍场地。多方助力,不仅提高了参加康复训练的残疾人的自理能力,而且解决了一些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让他们回归社会的工作更有意义。这个项目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更多地方的管理者关注和效仿。

回过头看本例,聋哑儿童受虐待,当地残联却担心关了“暴力培训机构”,孩子们就没地方去了。如果参照前述的方式,由管理者扶持聋哑人创业与就业,让经过专业培训的聋哑人与健全的教师一道来培训聋哑儿童,情况与效果会不会好些?残疾人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怀与支持,帮助残疾人康复并回归社会,是在给有关家庭乃至社会减负。开展有关工作肯定有难度,但只要用心去做,就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希望。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聋哑 康复 残疾人 儿童 虐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