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民警夏琳:一位刑侦民警如何成长为“数据大神”

2017年04月27日 15:59 | 作者:谢台选  | 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 

宁波民警夏琳被公安部特聘为刑侦专家引关注记者探访

一位刑侦民警如何成为“数据大神”

他的年龄不到40岁,却已被公安部特聘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专家组成员。

4月24日,本报视点版刊发关于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民警夏琳的报道——《他把数字“炼”成“破案神器”》,不少读者好奇,这位民警怎样成为“数据大神”?今日,《法制日报》记者再访宁波市公安局,探寻夏琳成长背后的故事。

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夏琳的成长史却说明,要真正掌握一门技术,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非但不能图“快”,还要耐得住性子慢慢磨。

2004年,随着浙江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兴起,打防控等信息系统开始广泛应用到公安各项业务中。彼时,夏琳还在刑侦大队工作,因为看到应用数字信息破案的巨大前景,他开始有意识地研究各类信息平台,并渐渐痴迷其中。当时,各类查询系统平台尚未高度融合,许多民警只熟悉常用的一两个系统,而夏琳则把所有系统都研究了个遍。每当有新系统推出,他都不厌其烦地做测试,同事笑称他是系统漏洞“人肉探测器”。

凭着这股学习劲头,夏琳在信息应用、数据分析方面有了一定基础。2007年、2008年,浙江省内各类电信诈骗发案势头上扬,其危害性不容小觑。夏琳在关注各类大要案的同时,开始着手研究这类新型犯罪,正是因为他的出色表现,他被抽调至“1011”专案组。

夏琳说,每次当案件陷入僵局时,他就感觉像走进了一条深不见底的隧道,“但是只要坚持,最后总能看到光亮”。在侦办“1011”专案的同时,夏琳不断给自己“打补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新型犯罪提供了隐蔽场所,但同时也给有心人带来了海量学习资源。在哪个问题上卡住了,夏琳就上网查阅各类文献资料,上专业论坛请教业内人士。照夏琳的话说,只要有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专家都能成为他的老师。他的“智库”里,有金融行业、通讯行业、网络科技行业的工程师、程序员、专家学者,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提高的过程。

2012年7月,一起利用网络传播淫秽物品案进入警方视野。因此案属于新型犯罪形式,取证工作没有先例可循,案件侦破一度陷入僵局。夏琳经过全面梳理数据后,与同事一起确定了对几个数据群、证据种类的截取思路,最终成功破获此案,也为侦破同类案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同事都知道,夏琳平时很“宅”,但每次破案后,他都会主动去找犯罪嫌疑人“聊天”。思路、手法、最新的技术形势,在夏琳看来,这些“高智商”的犯罪嫌疑人同样是他研究的对象。用他的话说,像剥笋壳一样层层解析,往往有助于形成对某一类案件的系统性认识,为今后侦办同类案件提供参考。

不久前,夏琳和同事锁定了一个网络犯罪团伙,但苦于难以固定证据。在各类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敏锐的夏琳从一串数字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这组数字应该是一张工资单的信息。从这张工资单入手,他找到了案件突破口,警方据此一举打掉这个诈骗团伙。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在打击新型犯罪领域尤其奏效。新型作案手段不断出现,每一次新的挑战都是一次颠覆固有经验的历程。夏琳说,面对使命的召唤,他愿以最大的努力,不断超越自己。(记者 谢台选 通讯员 王岑)

编辑:梁霄

关键词:民警 夏琳 数据 大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