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共享单车“野蛮生长”难长久 乱象治理须多方努力

2017年05月04日 17:42 | 作者:孙博洋 沈光倩 杨僧宇 | 来源:人民网-IT频道
分享到: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多处热门景点都对共享单车的进入进行了限制。包括成都、杭州、深圳等地都严控共享单车进入景区内。

无独有偶,近日,有媒体报道包括ofo、永安行在内的共享单车在二三线城市投放时受阻,受阻的原因几乎都是因为未在当地城市管理部门备案。

共享单车作为一个新兴的业态,在全国遍地开花是好事,但是其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也让一些城市管理者们有所顾忌。如何让共享单车这颗小苗长好、长壮,成为方便市民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好帮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野蛮生长”非长久之计 有序发展才是正途

去年以来,共享单车成为新一轮互联网创业投资的热点。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街头巷尾目光所及之处,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造成的视觉冲击,让你想逃都逃不开。小橙车、小黄车、小蓝车、小绿车,有人调侃道,共享单车再发展下去,颜色都不够用了。

据了解,在北京,共享单车运营商就有ofo、摩拜、小蓝、永安行、酷骑、由你、海淀智享等七家。从公主坟到大望路,从清华园到十里河,处处都成了共享单车们厮杀的战场。随着资本的进入,共享单车市场的战争也愈演愈烈。

回望过去几年,互联网创业领域,每次遇到风口,总会有一番“腥风血雨”。从O2O行业的“尸横遍野”到外卖送餐行业的“巨头通杀”,在“野蛮生长”之后总会有人死去,有人存活,但是,这样的淘汰过程,实际上对社会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

严格来说,共享单车更像是“租赁经济”,其“共享经济”的身份在业内仍然存在着争议。并且,共享单车还是属于重资产的租赁行业,前期运营车辆的投入成为共享单车运营商运营成本的大头。从行业规律来看,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至多两三家,那么其他死掉的企业投入的大量单车怎么办?谁来回收?谁来处理?还是就让它们躺在街头成为“行为艺术”?

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势必会有“野蛮生长”的阶段,但是缩短“野蛮生长”的阶段,更快的进入有序发展的阶段,其实我们能做的还很多。

让人欣慰的是,一些城市的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近日,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出台了监管共享单车的征求意见稿。不仅对共享单车投放总量设定了上限,还对车辆技术门槛、停放规矩等都有相关的规定。

共享单车行业,涉及城市管理和广泛的公共利益,政府在监管协调方面不能缺位。共享单车能不能在一个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能不能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一环,也体现着城市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艺术。

乱象频出须治理 办法总比问题多

为了解决城市人群出行“最后一公里”这个痛点,共享单车应运而生。然而,随着共享单车走进大街小巷,又带来了诸如占用行车道、乱停乱放、肆意破坏、占为己有、违规骑行等问题。乍看起来,仿佛又陷入了“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引发更多问题”的怪圈。实际上,共享单车引发的乱象,很多并不是新的问题,而是“旧病复发”。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共享单车 乱象 治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