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大变革时代中国青年的发展趋势:小而美替代大而强

2017年05月08日 10:50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随着网络化、全球化、市场化、城镇化叠加的影响不断深化,其对青年的影响愈发复杂。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使得各因素对青年的影响并非呈现线性相加的简单关系,其不确定性大大加强。无论是英国脱欧成功,抑或是特朗普胜选,均显现出世界的不确定正在不断增强的趋势。世界的表象与本质,迹象与方向之间的相关性,正遭受越来越多的挑战。

市场化与网络化的叠加,使得意识形态的塑造源产生了转移;城镇化与网络化的叠加,使得民间舆论场的话语权产生转移;全球化和网络化叠加,使得青年拥有了跨越国界的共振能力和迁移能力,形成了国际移民问题。这些都是青年对于现有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挑战的预演和积蓄。

一二线青年替代三四线青年

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国一直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官方舆论场,一个是民间舆论场。此前,民间舆论场的早期主体是都市类报纸。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行业的颠覆,民间舆论场正在呈现出新的特征。传统媒体式微造成的结果使得新社会阶层的话语权在逐渐提升。传统媒体对底层的关怀不再是所谓的民间舆论场中议程设置的核心命题。远离了农村,居住于一二线城市的青年,成为了网络舆论的主要发起者和参与者。由此,这些大城市青年的局部问题被放大,在舆论上,具体体现为一线城市的白领对于清洁空气的需求大于三四线城市的蓝领对于工作岗位的需求。而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人口流动管理、户籍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存在相对滞后问题,导致大城市流动青年产生了较强的相对剥夺感。而流动青年大多处于竞争性较强的行业,工作和生活压力又增加了其焦虑感,这成为了网络舆论场负能量的重要来源。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相比此前民间舆论场的主要被关注者,即以农民、农民工为代表的基层群众,当前更多代表中产阶级利益的网络舆论场,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烈度较低(具体表现为烈性公共事件少、议题较为温和等),但这一阶层对主流话语的信任度并不如基层群众。因此,目前舆论场低烈度冲突表象下的信任流失尤为值得关注。剥离表象看本质,网络舆论的哈哈镜效应,使得真实的政治态度被深埋,这并不足以成为判断当前民情的全部依据。

在去年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颇为不解的现象。例如,在上海举行基层人大选举时,松江区某大学选区有不少选民将票投给“特朗普”,此外还出现一些不属于候选人之列的其他废票,致使真正的候选人未达到当选所需票数。有些观点指出,这至少体现中国大学生政治意识在觉醒,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们政治责任感差,娱乐至上,不珍惜民主权利。相比这些判断,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些现象体现出的更为严峻的现实是,有序的政治参与与无序的个体意志的冲突,在当下和未来有可能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当主流意识形态无法对青年形成吸引,原本消极配合的一些群体,将随着社会和市场自由空间的扩大,文化和观念的多元空间扩大,越来越可能选择积极拒绝的态度。与五年前出现的独立候选人相比,这种来自更广大的选民的变化,将对有序的政治参与提出更大的挑战。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大变革 中国 青年 趋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