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战理论 统战理论

“一致性与多样性”科学内涵的新维度

2017年05月09日 15:34 | 作者:吴星辰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一致性与多样性”这一新的理论的提出,既科学总结了过去统一战线实践经验,又准确把握统一战线发展规律,明确今后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正是由于社会政治发展领域中存在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统一战线工作才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统战工作的目的就是在社会政治领域里强调共识,坚持一致性;同时包容分歧,承认多样性,以达到一致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2015年5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思想统一,行动才会一致,这是基础和前提。“一致性与多样性”这一新的理论的提出,既科学总结了过去统一战线实践经验,又准确把握统一战线发展规律,明确了今后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这是对统一战线90多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统一战线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明确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

“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哲学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中包含着“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理论。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所作出的重要论述。所谓一致性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即矛盾中“统一”的方面;所谓多样性是指事物的差异性,即矛盾中“对立”的方面。其中,一致性是指事物的内部因素或事物之间的统一性和同一性,表明事物在本质上具有相同属性;多样性是指事物的内部因素或事物之间的对立性和斗争性,表现为任何事物在现象和运动过程的层次上是复杂而多种多样。“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其实质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基本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致性与多样性”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体现着对一致性的认同与追求。“大一统”中的“大”为“尊大”之意,“一统”就是元始,指万物(包括政治社会)的本体,“一统”的本义是指政治社会自下而上地归依于一个形而上的本体,从而使这一政治社会获得一个超越的存在价值。纵观中国历史,四海一家,天下太平的大一统思想,始终是中国人的精神愿景,具有无限的向心力,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体现着对多样性的包容与兼顾。“和而不同”的观点出自儒家经典《论语》。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主张万物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人与人存在差异而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一理念后来被传承下来,演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作为一种理想状态,“和而不同”要求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矛盾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而不同也演变为一种哲学理念,其思想被广泛运用于分析自然、社会、伦理问题,成为对世界理想状态的抽象概括,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致性与多样性”的政治学含义

国家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追求一致性与多样性的产物。关于国家的理论,是政治学理论的核心部分。有关国家的起源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社会契约论和阶级斗争论。前一种观点认为,在早期的人类社会,自然状态下的丛林法则支配着人类社会,为了摆脱这一状态,获得起码的安全,人们选出一部分威望较高的人组成一个机构,并赋予这一机构管理社会的公共权力,国家于是便产生了。后一种观点认为,在人类原始社会后期,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形成使得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阶级斗争不可避免。为了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使对立的双方都得以生存下来,以实现阶级之间的剥削和压迫,就需要一系列特殊的暴力组织和机构把这些社会冲突控制在秩序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这一组织就是国家。可以说,国家的产生既是统治集团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也是全人类对安全和平的社会公共秩序强烈需求的产物。在不同历史阶段,国家被代表不同立场和利益的统治集团所控制,这体现了国家的阶级属性;但是,无论在哪一个历史阶段,国家又都是公共意志的代表,维护着基本的社会秩序,这体现了国家的社会属性。可以说,国家是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一致性与多样性在政治领域的辩证统一。

国家的有效治理需要做到“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国家产生之后,为了让国家正常运转并不断走向富强,既需要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又需要全社会在一定的秩序下运行,两者缺一不可。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国家法律便由此产生。法律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共同规则并通过国家机器来维持和具体实现。法律不同于社会风俗与道德,具有稳定性和强制力,代表着国家意志。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既通过“共同遵守的规章”对人类社会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做到惩恶扬善,弘扬正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看到社会中不同群体、阶层发展的多样性,给予人们一定的自由,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一个得到有效治理的法治国家必定兼顾自由与秩序,天理与人情,必定妥善地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最终实现善治。

“一致性与多样性”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新维度

“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一致性和多样性共同存在并相互作用,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规律。只要妥善处理好二者关系,善于在复杂多元中加以正确引领,就能够更好地激发社会的活力,形成致力于共同事业的合力。就广义而言,“统一战线是一些不同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为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一种联合。统一战线作为一种联合战略,各个阶级都可以利用,并且在历史上早就有了。”

作为近代中国最核心的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并成功运用了统一战线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阶段分别建立了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国共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统一战线又转变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政策的成功运用,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推动国家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工作想要取得持久的成功,把握统战工作的本质和精髓是关键,而统一战线的本质属性恰恰就在于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矛盾关系。

正是由于社会政治发展领域中存在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矛盾,统一战线工作才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统战工作的目的就是在社会政治领域里强调共识,坚持一致性;同时包容分歧,承认多样性,以达到一致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忽视多样性而片面强调一致性,统一战线就难以得到被统战对象的响应,凝聚力就无从谈起;忽视一致性而片面强调多样性,统一战线就会各自为政,成为一盘散沙而自行瓦解。总之,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则统一战线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就会缺少汇聚力量的核心。要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引领,在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中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激起共鸣,形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从而建立起最广泛、最牢固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深刻揭示一致性与多样性矛盾运动规律,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好来自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矛盾关系提供理论依据,以便最大限度地汇聚力量,形成共识,完成党在各历史阶段的政治使命。(作者单位: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统一战线 一致性 多样性 国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