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委员讲堂委员讲堂

委员王贵齐:“给农村留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2017年05月17日 10:46 | 作者:刘喜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编者按:健康扶贫,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界别联组讨论回应委员发言时曾指出,“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个主攻方向。针对目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2000万贫困人口,可以考虑采取‘靶向治疗’”。为更好地推动健康扶贫工作的开展,即日起本刊推出“关注健康扶贫”系列报道。

健康扶贫,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5月14日是星期天。

这一天,赵德利不用去单位。作为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他选择了接受“食管癌早诊早治信息系统”的网络培训来度过周末。

“这次培训的主要收获,是让我对食管癌早期诊断相关数据的质量控制有了更加严谨的认识。以前,我们医院并未使用‘食管癌早诊早治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也未对患者的相关数据实施标准化管理,这可能导致患者复查时的重复检查,也可能造成患者需要复查的信息遗漏。”赵德利告诉记者,这种网络培训他每年都要参加两次。不仅如此,除了网络培训之外,他还经常到省城或北京参加相关技术培训,了解并掌握国家级专家的部分技术。

赵德利所参加的网络培训,是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也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慢性病防控”的重要内容。自2006年1月启动至今,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经持续了11年之久,全国数以万计的医生接受了该项目提供的各种培训。

但受训医生并非该项目的最大受益者,也不是该项目的直接受益者,患者才是。该项目也不只是培训基层医生,更重要的是把标准化的早诊早治技术推向全国,让更多百姓受惠。

消化道肿瘤是农村地区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

全国政协委员王贵齐是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主任委员。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兼教授。

据王贵齐介绍,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自启动开始至2016年6月,10年间共在项目实施地———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地区诊断性筛查高危个体186万余人,发现患者33532例(检出率1.80%),其中早期患者26622例(早诊率79.39%),治疗患者29086例(治疗率86.74%)。

“近80%的早诊率,可能让上万个家庭避免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命运。众所周知,癌症只有早诊早治能够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比如食管癌、胃癌,如果是在早期被发现,可以被治愈。如果到了晚期才就诊,患者可能仅能存活两三年甚至更短时间。不仅如此,早诊早治除直接影响癌症的治疗效果外,还影响患者的医疗投入,如早期胃癌的医疗花费一般是几千元到一万元,但若是晚期胃癌,除了要经受手术、放化疗等创伤性更大的治疗手段,其花费可能需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这是很多农村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王贵齐向记者介绍。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的统计数据,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42%,患大病的和患长期慢性病是贫困人口的主要疾病负担。显而易见,对于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民而言,几万元医疗费可能已经直接让整个家庭陷入贫困了。”据此,王贵齐强调,在农村地区开展肿瘤的早诊早治适宜工作,还是目前我国开展健康扶贫的重要抓手。

这是因为,我国农村地区是上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地区,且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贫困农村地区,约40%的恶性肿瘤为消化道肿瘤。显而易见,上消化道肿瘤也是导致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丧失,进而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因素。”王贵齐表示。

找好切入点才能实施精准健康扶贫

与农村地区上消化道肿瘤高发相伴的,是这些地区上消化道肿瘤的低早诊率和高死亡率。

据王贵齐介绍,在我国农村地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诊率低,还不到10%,而死亡率则远高于全国平均值。以胃癌为例,我国胃癌平均死亡率为25.2/10万,但农村地区的胃癌死亡率则高达335.1/10万,相差了13倍。

“这13倍的差距,也反映出我国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能力较弱,还不能充当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具体到国家级贫困县的肿瘤防治状况而言,显然就更令人担忧了。因而,消化道肿瘤的防治工作也是健康扶贫的重要工程。”王贵齐强调。

“但扶贫不是一项锦上添花的工作,而是一个雪中送炭的过程。所以我们的健康扶贫工作,也应该从我国社会和经济可负担的角度,从技术适宜且可持续的角度,以及可直接提高老百姓获得感的角度,来实现精准定位和靶向治疗。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那些操作难度大且成本较高的‘高大上’技术,其实并不适宜作为广泛推广的扶贫方式。”王贵齐认为,选择对个人和社会都负担较重的、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同时百姓获得感较差的问题作为健康扶贫的精准切入点,且在该切入点上有所作为,对持续推进健康扶贫工作而言既至关重要也是当务之急。

消化道癌症的早诊早治,符合健康扶贫精准切入的要求。这是因为,目前我国恶性肿瘤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据了慢病负担的85%左右,而上消化道肿瘤所带来的疾病负担,则占据了恶性肿瘤所致疾病负担的1/3左右。

据王贵齐介绍,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市自治区、168个项目点开展了农村上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工作。在开展项目工作的这些地区,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其中被筛查诊断出的早期癌症患者,绝大多数也得到了及时、规范、有效的治疗。

“以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2015/2016年度(即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的进展情况为例,该年度共筛查高危个体298493人,发现患者6493例,治疗患者5860例。其中被发现的患者中早期患者为5312例,早诊率达到81.81%,治疗率则高达90.25%,远远高于项目未覆盖的地区。”王贵齐说。

预防比治疗更有意义

“但健康扶贫,不仅要实现已有因病致贫人口的脱贫,还要尽力防止新的因病致贫人口产生。”在王贵齐看来,要实现健康扶贫的目标,除了政府为贫困人口提供兜底式医疗保障,以解决现有因病致贫、返贫人口的贫困问题之外,还需要国家做好顶层设计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通过技术帮扶为贫困农村地区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由这支医疗队担当起基层贫困人口的疾病预防、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从而减少或避免新的因病致贫人口出现。

事实上,通过技术帮扶为贫困农村地区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也是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开展十余年来的重要经验。

很多人知道,早诊早治是防控消化道癌症的关键。这一方面需要居民有及早就医筛查癌症的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基层医院拥有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肿瘤的服务能力。而不管是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还是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医务人员都是关键要素。

“也是因此,我们的培训工作是针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与针对普通百姓的科普宣教并重进行的。如果只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老百姓的健康意识没有得到提高,老百姓不注重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那么医务人员的技术就没有施展的平台,我们的帮扶工作也就难以持续推进。”王贵齐说,这种立足于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项目能力建设,也为改变我国农村地区以中晚期肿瘤治疗为主的现状,从而实现“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据记者了解,致力于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工作能力的项目培训,不仅直接提升了大部分受训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带动和促进了当地医院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在王贵齐看来,这种远期的培训效果,不管是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还是从远期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角度,都比治疗本身更有意义,因而这种培训人才的探索也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因病致贫 治疗 王贵齐 项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