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孙宵兵:古典诗词的当代作用与功能
作者: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教育部政策与法规司原司长 孙宵兵
通过古典诗词的推进和普及,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境界,我们需要推进三大制度建设,第一是实行国民诗教制度,第二是建立国家诗词题咏制度,第三是建立诗词社会学习制度。
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共同组织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功的文化活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艺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契机。
关于中华古典诗词的定位
过去,中国古典的、精髓的文化被当作封建糟粕抛弃了。今天我们终于认识到,在文化自信的引领下,中国人正积极探索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样式,这也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我们终于在文化上开了“天眼”,终于找到了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本位。
我的看法是,古代诗词不能叫旧诗、古诗,用新旧、古今的概念不科学,也不准确,可以叫中华古典诗词。中华古典诗词的产生、发展和传承,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它是哲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
中国古代有诸子百家的学说,但是不够普及。在历史上,中华古典诗词曾经妇孺皆知,这是不容易的。从文化的角度来讲,这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千年不断的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成功举办的原因
第一,中华古典诗词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华诗词对于建构当代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具有重大作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当代中国具有领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但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中国传统文化,最广泛地植根于亿万中国人的心底。这需要充分认识中华古典诗词的文化高度,认识中华古典诗词对于继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程度,否则的话,就没有办法理解,诗词大会比赛为什么会引起举国赞颂、举国认同、举国参与。
我是学文学的,我们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的同学在看了诗词大会节目以后,还自己在微信上玩起了飞花令。我们毕业几十年了,在专业上大多卓有成就。很多同学退休了,有的在美国,有的在中国,回过头来还玩飞花令,说明它是植根于我们心底的,说明中华古典诗词深深植根于人心。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之所系,是中华文化的命脉、血脉之所在。
第二,中华古典诗词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诗词创作的思维方法与其他文艺创作如小说、散文、戏剧等思维方式不一样,它需要对于外在事物和精神内心的一种高度的、高层的、文化的提炼、锤炼、精炼,形成构思和句子。这些构思和句子是中国人思想的反映,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
第三,中华古典诗词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方式。中国人在哲学上讲天人合一,在审美上讲情景合一,很多古典诗词体现了中国文学易知、易感的特点,运用了很多赋比兴的手法,容易理解。如要讲哲学的概念,不容易理解。
第四,中华古典诗词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情感方式。中华民族是一个比较感性的民族。一个国家在治理过程中,如果不能让人民找到一个情绪宣泄的方式,生活中积累了过多的情绪,就会起到负面作用。日本人很冷静,不同于中华民族的情感方式,中国人动不动就讲感情,就动情,就“泪奔”,这就是中国人的特点,中华古典诗词反映了中国人的情绪特点。从形式特点表现来说,诗词在传承过程当中,形成了非常丰富的体裁,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还有词、曲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体现了格律的严谨和内容自由的统一,雅俗共赏。
第五,中华古典诗词特别契合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需求。诗词大会中既有《诗经》、唐诗、宋词等古典作品,也有现当代人的作品,如毛泽东、鲁迅的诗词。说明国人公认这些现当代作家可以进入中国传统历史上伟大作家、伟大诗人的行列。像毛泽东诗词,丝毫不感觉到比古人作品有所欠缺。
《中华诗词大会》节目成功的最为关键之处在哪里?一些当代中国人的心理是非常空虚、空洞的,是不充实的,缺少坚定的文化信仰、哲学信仰等。那么用诗词的内容和方式弥补人们的心理,充实人们的灵魂,非常契合当代人的需求特点。
今天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来学诗词,都可以欣赏诗词,都可以在诗词诵读之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动力,找到自己未来的前途。有些在艰难困苦中生活的普通百姓,能够在诗词当中找到慰藉,找到生活的希望,原因就在于此。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诗词 古典 文化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