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唐代童蒙教育与经典启蒙

2017年05月22日 14:0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童蒙教育之方法

唐代经典童蒙教育比较注重背诵,通过让童子大量背诵儒家、道家和百家之言,为其长大之后学习和领悟经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孙思邈,“七岁就学,日讽千言。及长,善谈《庄》《老》、百家之说”。苏珽幼时“聪悟过人,日诵数千言,虽记览如神”,“及壮,而文学该博,冠于一时”。像孙思邈、苏珽这样日诵千言的儿童,自然属于神童者毕竟是少数,非普通童子所能企及。显然,儿童幼时大量背诵经典,长大以后往往博学多才。背诵也是唐代童子科考试的重要方式,直到唐宣宗大中十年才明令诸道荐送童子,对所习经文要能“精熟”,并“经旨全通,兼自能进书写”。童子科考试注重背诵自然影响了童蒙教育重视对《论语》等儒家经典的背诵。

在背诵的基础上,童蒙经典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听写和默写。让每个孩子都背诵和默写经典和蒙书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抄写就成了比较常见的学习方式。在诵读、背诵、抄写和默写的基础上,再传授经义,让学童理解经义。唐代诗人卢仝出门在外,不忘儿子的教育,为其制订的学习计划,要求儿子抱孙学习《尚书》和《礼记》都要快速,不能懈怠,同时必须剖析文义,读经要低声,明白经义,不要像村学生只会“粗气强叫吼”,特别要求若遇到“传读有疑误”,及时向自己的师友殷十七谘问、请教。显然,士族子弟,教育条件优越,从小可以跟随父母接受启蒙教育,即便是父亲离家,也可以在母亲和亲朋的指导下学习《尚书》《礼记》等难度较大的经典,并为其释疑、解惑。可见童子尽管对经义理解的不是很透彻,但对其学习和背诵经书都有很大裨益。

对活蹦乱跳的小孩子而言,背诵的经书无疑是件痛苦无趣的事,适当的捶楚和惩戒也是很有必要。惩罚式教育是中国古代童蒙教育重要经验之一。《礼记·学记》中有“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其目的不是在于捶楚孩子,而是树立老师威严,约束孩子玩性,收敛其心,令其专心学业。不独是乡村教师这样子教育孩童,士族之家照样如此,即便是苏珽、刘知几等神童级小孩也免不了受捶楚之痛。唐代最著名的莫过于河东柳公绰家族,竟然为了防止子弟夜晚读书疲惫,特意将苦参、黄连“和熊胆丸”,让子弟“咀咽以助勤”。然而,柳氏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子弟中多人进士、明经及第,应与起家严明有很大关系。至于士庶之家子弟“囊疏萤易透,锥钝股多坑”的苦读现象,在唐代很常见。不过,棍棒教育毕竟不如诱导教育,面对浩瀚的“五经”,成人尚且望而却步,对童子而言更是非常困难,依据童子的聪慧程度和喜好,“因材施教”,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唐代童蒙经典启蒙教育中普遍存在超前教育和填鸭式教育问题,强迫童子大量诵读的弊端,必然导致拔苗助长,让童子花费大量精力背诵经典、诗文,占用了儿童必要的游戏、活动时间,影响了孩子的正常身体发育。

唐代童蒙教育对童子学习经书、属文和史学也有个大致顺序。史学启蒙教育不及经学和文学启蒙教育,一般等儿童快成童时,或者说修习经典和属文之后,才考虑修史。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小的时候,先学《古文尚书》《春秋左氏传》,十二岁的时候“次又读《史》《汉》《三国志》,既欲知古今沿革,历数相承於是触类而观,不假师训”,最终成为唐代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家之一。

唐代神童举、童子科的设置直接促生了幼童的超前启蒙与过度教育。如李慈五岁就接受识字教育,11岁竟然能诵《孝经》《论语》《周易》《毛诗》《尚书》等五部经典,参加明经科考试及第,时号“神童”,这些即便是成人也很难做到。

唐代经典启蒙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科举考试的影响的结果,基本是为科举考试服务,唐代童子科把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启蒙的必读书《孝经》《论语》纳入最基本的考试内容,无形中强化了经典启蒙教育中《孝经》《论语》的地位。随着高宗上元元年(674)以后,《孝经》《论语》被正式纳入进士、明经等常科科目的必考内容之后,更加巩固了《孝经》《论语》在童蒙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高宗永徽四年(653),随着孔颖达《五经正义》修订,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经典以后,童蒙教育中“五经”的地位有所提高,一些聪慧的童子已经能够兼习“五经”中的部分经典,甚至全面诵读“五经”。

唐代童子科考试无意中刺激了过度经典启蒙教育,一旦发现所谓的“神童”,往往是“作歌诗以嘉童子”,其造成的结果是“童子亦荣”,周游与名流、达官之间,荒废学业,反而与其父母追求的“速成”大相径庭,最终泯灭了童子的聪明才智。经典启蒙教育一旦过分注重科目和功名,童子从小就为了应试童子科,“止在念书,背经则虽似精详,对卷则不能读诵”只知一味诵经,生吞活剥,不明大义,以致“对卷则不能读诵”笑话,一旦成名及第,立马不再努力读书,反而抹杀了童子的聪明才智。家长往往“抑嬉戏之心,教念诵之语;断其日月,委以师资;限隔而游思不容,仆抶而痛楚多及”,完全是拔苗助长,经过限制儿童娱乐、强化教育,加以棍棒,强迫“孩童之意”。尽管如此,唐代科举考试不仅对经典启蒙教育起了很大推动作用,而且增进了童蒙教育中对“属文”的重视,为其日后修习诗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丰富了童蒙教育的内容,进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编辑:杨岚

1 2 3

关键词:童子 教育 经典 孝经 童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