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专题 专题

全国政协“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专题协商会摘登(一)

2017年05月25日 13:3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
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的股份制是怎样推广的?

从1985年起,在中国经济学界展开了两条改革主线之争。一条改革主线是把价格改革放在主要位置,主张仿照1949年的西德改革,放开价格。另一条改革主线认为,中国的改革不能照搬西德经验。股份制改革才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

u=2179456313,1440942257&fm=23&gp=0

这种情况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行讲话之后才改变。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市场经济导向,股份制开始试行。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中国的股份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实施的。国有大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仍有困难,于是采取了“存量不动,增量先行”的办法,即国有大企业的股份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流通股(即存量不动),另一类是流通股(即增量先行)。国有大企业终于走上股份制的道路。

但非流通股在股份制国有大企业中所占比重太大(即存量过大),企业的运行机制未变,股东会开不起来,董事会只有一种声音,即绝对控股的国有大股东的声音。因此,国有大企业股份制第二次改革必须推行。1998年,新中国第一部证券法以高票在全国人大通过。股份制的第二次改革也在21世纪初年推出。

股份制的第二次改革大约在2006年年终基本完成。具体做法是:非流通股持有者给流通股持有者一定补偿。补偿多少,由市场决定,因公司而异。为什么要给流通股持有者一定的补偿,因为当初国有大企业上市时曾有过承诺:“非流通股暂不上市”。现在非流通股上市了,所以要取得流通股持有者的谅解,给予补偿是合情合理的。股份制第二次改革终于成功。

把这段历史故事告诉年轻人,有助于他们了解改革开放逐步推进的过程,有助于他们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坚定道路自信。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故事 文化 历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