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航天科工建造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

2017年05月26日 14:53 | 来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分享到: 

建设产业园的风潮,在全国兴起已有经年之久。在宁波象山,一个政企合作的新概念产城园区,如今有希望成为新的样板。

在面朝东海的55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设者计划用20年时间建起一座“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城。新城将以航天航空产业为主导、以产城融合为特色,集聚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超千亿元。

这座新城被称作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简称航天科技城),是一个在产业变革时代诞生的宏大计划,如今已经初露眉目。一座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邻里中心即将封顶,多家企业准备落户。更值得注意的是其资源禀赋,它由宁波象保合作区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七院合建,政府提供了优惠的政策与周到服务,央企则带来了成熟的高端科技和产业。

山海之间科技城

象山自古为知名渔港,常年位居全国百强县。2013年开始,宁波保税区与象山县政府在此共建开放型经贸发展区,即象保合作区。

象保合作区享有宁波保税区“免证、免税、保税”的政策,这些政策红利也惠泽建设中的航天科技城。

航天科技城项目启动,始于去年3月浙江省政府与航天科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规划,航天科技城重点发展航天航空产业、智能装备产业、新一代信息应用产业,培育以军转民技术应用为重点的“双创”功能,以航天主题公园、航天博物馆、航天休闲疗养、职业技术培训为主体的航天体验教育功能,希望以此形成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规划者介绍,在军民融合国家政策指导下,航天科工的军民融合成果将渗透到这座城里。超算平台、航天云网、智慧产业、北斗导航产业平台等都计划在此落地,服务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等高端产品的研发制造。

茫茫滩涂将长出一座年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元的现代化新城。“5年内建成3.5平方公里的航天智慧产业园,10年内发展为约28平方公里的航天智慧产业城,20年内打造成一座航天智慧科技城,汇集10万人口。”象保合作区管委会主任严荣杰描绘了为时20年的发展蓝图。

PPP模式引得凤凰来

航天科技城的建设与招商,由航天科技城建设有限公司(简称科技城建设公司)实施。该公司由七院与象保合作区以6:4的出资比例合资组建,首期注册资本1亿元。作为航天科技城开发平台,该公司将受政府委托,按PPP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造城计划。

“这是航天科工第一个落地的PPP项目,受到了集团公司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七院董事长兼科技城建设公司董事长高峰说。

去年,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率各部门主要领导前往宁波,见证航天科技城开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魏毅寅多次对航天科技城建设作出批示。

在PPP模式下,政府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共同出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提供公共用品和服务。“航天科工民用产业如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均是服务于公共事业,正适合采用PPP模式。”七院总经理李治国说,航天科技城采用有航天特色的PPP模式,引入航天型号管理中的“两总”模式,设立了总指挥和总设计师。

在园区建设的同时,航天科技城的招商引资已迈出实质性步伐。科技城建设公司在北京专门设立了产业合作中心。过去几个月,100余家国内外企业明确了入驻意向。上海一飞机研发企业计划投资10亿元,在此生产商用飞机;新加坡某芯片生产商计划投资10亿元,将通讯芯片和器件生产线搬来此地;国外财团主动接洽,计划投资筹建旅游体验度假区……

作为我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的机械、模具、电子、塑料、金属加工等产业相当成熟。“区域配套能力不用愁。”象保合作区管委会副主任余斌说,“我们最欢迎有核心技术的研究院,只要带着人来,我们提供其余的一切。”

严荣杰表示,航天科技城不仅延续了宁波保税区的税收优惠,还制定了专门的产业扶持政策。例如,七院与象保合作区联合数家银行和投资机构,设立了规模为10亿元的宁波航天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用于航天科技城的产业投资、科技成果转化等。

转型升级之问

航天科技城折射着七院乃至航天科工对自身转型的探索。高峰认为,在传统建筑市场拼价格、拼资源,已是一条越来越难走的路。而通过航天科技城项目,七院希望从建筑商转型为服务运营商。

七院曾广泛调研航天科工所属企业,将一批与航天科技城定位契合的企业引荐至此。“作为以建筑为基础的企业,七院的平台化转型,可大力带动集团公司民用产业转型。”七院总经济师兼科技城建设公司总经理丁一飞说。

据了解,集团公司董事会已将象保合作区作为“十三五”重点布局的“4+2”热点地区之一,标志着航天科工的产业版图在向来薄弱的东南沿海落下重要棋子。

与此同时,象保合作区对于转型的渴望,也体现在这座新城里。近年,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传导到出口导向型的象保合作区,他们决定与央企合作,让央企助力其产业调整。

合作双方一致认为,航天科技城模式可复制、可推广,处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地理起点上,未来还可以“走出去”,建起一座座具有地方和产业特色的新城。

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往何处去,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至今悬在中国企业与城市面前的巨大问号。在碧水蓝天的东海之滨,这个产城融合的造城计划,试图给出一个响亮的答案。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航天 科技 产业 合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