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石国亮:用初心浇灌对教育事业的爱

2017年05月26日 16:04 | 作者:石国亮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国亮

近日,媒体集中报道了两则用“初心”去延续教育事业的新闻。一个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93岁退休老教授潘鼎坤,教了一辈子数学,讲授律诗对联,“不能让唐诗宋词这样的好东西在我们手里绝了”。一个是陕西师范大学章竹君教授年近杖朝,还站着给学生上课,“站着讲课”的教授值得尊崇。这两位老教授被广大网友纷纷点赞,成为“网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了这两个事迹后极为感动,同时也引发了深思。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决定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离不开“初心”。事实上,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广大教师和学生,都须臾不能忘记教育的初心。

从教60余载的潘老对学生说,“课堂是我一生最快乐、最享受,也是最留恋的地方。只要你们愿意听,我愿意一直讲下去。”从教47年的章老有两句很朴实的话,“安静地教好学生,认真地做好研究。”这话说说很容易,真正做起来未必轻松。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在潘老的课堂上,枯燥的数学原理变得生动鲜活:他用“以猪寻猪”的故事,让学生理解用已知条件求解未知的奥妙,还会引用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解释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这一次,潘老没有讲自己的专业——高等数学,而是选择“试讲中文对联、诗词中的对称美”。为了讲好课,潘老认真地准备了好几个月,讲稿写了厚厚一沓。

而章老的魅力则来自于他渊博深厚的学养,更来自于他那扎实的教学功夫。为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听懂、有所收获,他旁征博引,从天文地理到“心灵鸡汤”,甚至还引用网络段子讲解艰涩的学术问题……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日益成为教育和交流的主要手段。但是,文化的传承靠人,靠人与人之间以“情”进行联结和沟通,其他的媒介和方式都是工具、手段,起辅助作用。这个道理在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要落实到教师教书育人上。

潘老和章老对于教书育人的忠诚和坚守,是名副其实的不忘初心,我们应该给他们点赞。当前,从教环境的确较之从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以潘老和章老为代表的老一辈优秀教师的优秀品格和可贵风范,确实是当今教师身上的“短板”,特别值得我们继承学习、发扬光大。

大学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在大学工作的老师,由于分工不同,对于教学和科研可以有所侧重,也可以分而做之。但是有一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变的,那就是恪守教师的天职,不忘初心,不为外界的浮华与诱惑所动的那一份信念,以及为教育付出、对学生负责的那一份坚持。

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不是复印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怎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这就必须依靠教育教学基本途径。

教育教学有其自身内在的固有规律,因此它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功夫。没有谁天生就是一名好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等教育规律。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对教育进行长期的深入细致的探究,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实验,需要用“初心”去延续教育事业的爱。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教师 教育 课堂 学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