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万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出路要靠科技创新

2017年05月31日 15:02 | 作者:​致公党中央主席 万 钢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出路要靠科技创新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新动能成长速度和作用超过预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既去旧,又育新”,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弥补我国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产业链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的短板,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力度,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改进供给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技术水准和竞争力。不仅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更要注重以新业态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振兴实体经济与培育发展新动能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超前部署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计算、精准医疗、脑科学、能源存储等颠覆性技术,在战略必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打造先发优势,塑造引领型发展的新格局。

2017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科技工作将以支撑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目标,全面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重大任务,把工作重心从规划部署转移到全面落实上来,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是打造系统持续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完成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实施。继续实施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围绕专项目标和重大标志性成果,加强重点任务督导和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前瞻部署重大颠覆性技术,推进人工智能、深地探测等重大项目的立项论证。在重大科技创新领域先行启动组建国家实验室,打造强大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筑牢基础前沿研究根基,组织实施重大基础科学项目,加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部署。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深化政府间科技与创新合作,建设“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在我国优势领域发起和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引领,培育壮大创新发展新动能。大力推进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技支撑,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深入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建立国家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快推进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深化科技金融服务。打造区域创新示范高地,加快北京、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辐射带动作用,支撑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推进科技扶贫精准扶贫。

三是强化科技惠民,支撑民生改善和精准脱贫。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样板。加强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强化技术研发和综合集成与应用示范。扎实推进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重大民生科技工程,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管理、社会养老等领域的科技支撑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对精准脱贫的支撑作用,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建设专业化的星创天地,打造农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推动建设一批创新型县(市),带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强化改革攻坚,确保重点举措落实落地。深化科技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紧紧围绕“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全面完成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改革任务,强化科技监督和评估工作计划,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完善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的激励和运行机制。推动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入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制度改革。加快落实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科技成果产权分配、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等政策措施。实施新一轮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加快培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落实和完善鼓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加强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建设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军民科研体系交汇融合。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强化科技宣传,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崇尚创新、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摘自2017年第4期《紫光阁》)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科技 创新 改革 国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