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回顾高考制度恢复40年:70年代曾改变一代人命运

2017年06月05日 15:32 | 作者:苏建华 | 来源:西安晚报
分享到: 

高考期待

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效果完美结合

西安交大韩城基础教育园区校长刘鹏表示,随着个人成才的途径日益多元化,今天的高考再也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高考依然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也是必然,维护教育公平正义是高考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高考“指挥棒”直接影响到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如何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效果完美结合。总之,社会对未来新的高考改革充满期待。

西安庆安中学校长李冰表示,40年间高考本身在不断变化,折射着中国社会教育理念的发展变迁。40年来,高考在许多方面都实行了改革,高考科目、内容、次数、招生录取体制、命题方式(分省)以及技术环节等都经历了多次变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意识到知识教学要“够用”,但不能“过度”,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因为学校教育绝不是给人生学习画上句号,而是给未来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是个巨大挑战,首先是观念转型。”李冰表示,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首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科学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将大力引导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育良好个性。这也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李冰表示,高考已不是通向人才成功之路的“独木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日趋完善, 我国已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们越来越能以平常心看待高考。如今的学生,可以选择用高考成绩去争取更多的选择机会,高考已改变过去“一锤定音”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的素质,诸如自主招生等也丰富了高考的形式。

“考试招生制度的设计,只要符合能让学生成长得更好、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这一初心,就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谈起新的考试制度改革,李冰表示。

记者手记

高考是首青春之歌

岁月不息,时光荏苒。转眼间,距离恢复高考制度已有40年。

从1977年“平地一声春雷”到今天, 高考看似波澜不惊,其实已走过万水千山,变化气象万千。

40年来,高考在改革时代写下了自己壮丽的答卷。40年来,多少莘莘学子由此迎来了命运的拐点。

有一种青春叫高考。40年,浓缩着几代人的青春与记忆,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追求。不同的时代烙印,不同的高考故事,背后共有的却是对梦想的奋力追逐。

在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之际,《西安晚报》推出了“中国镌印——跨越40年的高考记忆”系列报道,打开了很多人珍藏心头多年的温热记忆。14个连续整版,讲述了54位不同年代高考亲历者的难忘故事,还有许多读者通过电话、微信、邮箱等纷纷联系记者,希望能把他们的故事给大家分享,但限于版面我们难以一一满足,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和诚恳的歉意。

年代不同,人物不同,经历不同,故事不同,但相同的是在那段青春岁月里的拼搏和奋斗,努力与坚守。记者在这段日日夜夜的采访、改稿和盯版的过程中,时时为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所感染、所感动。人生不过百年,如果是为了心中的理想而真诚付出过、不懈努力过、执着坚持过,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首无愧的人生之歌。正如参与本次报道的一位学子所言,“不要辜负青春,不要辜负自己,高考就是一首美丽的青春之歌。”

后天,又将有万千学子走进高考考场,请记住这句话:一次考试不是全部,做最好的自己,前行的路总在脚下延伸。 苏建华  本版文章除署名外均由记者任娜采写

编辑:梁霄

关键词:高考 制度 命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