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方精云:野外调查虽苦 我却甘之如饴

2017年06月06日 13:38 | 作者:罗韦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做科研,是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难题。”

彩C2017-06-06zx801_P_1_484_740_1302_1307

◆方精云简介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植被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遥感等方面的研究。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有两个专业别填:一个是医学,一个是师范。”

这是18岁的方精云参加完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后,父亲给他的建议。

方精云坦言那时自己和家人对志愿并没有什么概念,父亲这样说也只是因为:“我胆子小,妈妈杀鸡让我抓着,我都是闭着眼,脑袋别向一边,把胳膊远远地伸着。”“我从小就内向,不爱说话。”……

39年前父亲对他的认识是对的,而之后的方精云却有些“叛逆”———

至今还“晕针”,却已完成60余座山地的野外调查工作,钻山林、上高原、睡帐篷,足迹遍布全国;世界三极,他去过两极。历经危险无数,却不曾止步。

至今也是喜欢看书多于说话,但讲起生态学总有说不完的经验和新奇想法,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优秀的学生;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建议时也是直言不讳。

务实而创新、执着而勇敢……说不好是知识给了方精云“力量”,还是骨子里的本性让他在攀登知识的高峰中愈战愈勇,又或许两者都有。

野外调查路上“上下求索”

“生态学家要成为大自然的医生。”方精云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只有走进自然熟悉自然,才能判断它是否健康,知道怎么给它“瞧病”。

他所说的走进自然也就是“野外调查”,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获得一手资料和科研数据绕不过的“路”。

1995年5月6日,我国首次有组织的“远征北极点”科考队踏上征程。方精云就是7名科考队员之一。

方精云回忆整个过程都很惊险:在极区飞行时,螺旋桨式的飞机出现了故障,“身下起伏的山峦也跟着蹦蹦跳跳起来”,有队员甚至写下了遗嘱;取样的过程也十分艰难:“镐尖与冻土接触的那一刹那,手上立刻觉出了一阵麻酥酥的滋味,五脏六腑也给震得好像要翻个个儿。”

当时同行的人民日报社记者孔晓宁在《走进北极》一书中还有这样的记载:方精云跳下洞,从不同的层次,把冰样装进小塑料瓶里。这事需要精细。他嫌戴手套碍事,于是把手套甩了上来。很快,他两只裸露的双手,冻得又红又肿……

就这样,方精云冒险取得了北极生物、冻土、冰雪和大气的大量样品。

回北京对这些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后,方精云便开始关注植物和环境中重要化学元素的分布及相互关系。2005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英国《新植物学家》(NewPhytologist)上发表关于中国氮、磷元素化学计量特征的论文,被国外著名学者评价为“填补了全球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的空白”。

近30年来,方精云课题组已对我国西藏、青海、新疆、黑龙江、海南等几乎所有省区和日本的主要植被类型进行过实地考察或定点监测,初步发现了我国植物多样性的某些地理分布规律。

“植物多样性”是方精云最早开展野外调查的研究内容,从1989年延续至今,也是他“付出时间精力最多的一个方向”。

起初,科研设备仪器和野外生存条件还比较落后,方精云和同事、学生们经常是扛着钢钎、铁镐等工具,拿上锅和干粮就直奔原始森林开展调查工作,有时一待就是两三个月。

野外调查虽苦,方精云却甘之如饴,用他同事吉成均副教授的话说是“一到林子里,方精云整个人都充满了干劲。”他还回忆说方精云的体力很好,“有时还会给大家做饭,味道还不错。”

的确,方精云自己也说“爱干活”,有空时,他在家里还腌咸鸭蛋之类的。

编辑:位林惠

1 2 3

关键词:科研 木材 科技 生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