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让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2017年06月08日 14:50 | 作者:付远书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文化是一种感召力,更是一种生产力。近年来,伴随着非遗新生代传承人不断加入,四川非遗的传承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这些“新鲜血液”在触摸到了千百年巴蜀大地的文化肌理的同时,也让四川的古老技艺重焕新颜。

5月19日,位于成都市蜀华街的一个漆器工艺厂里,“90后”成都女孩李如斯身着黑色围裙,怀抱雕银丝光晕彩虞美人花瓶,正埋头洒粉。4年前,广告设计专业出身的她,偶然接触漆器后立刻被其精湛的工艺吸引,尽管薪资远低于此前工作,她仍“享受漆器制作的过程”。

作为中国四大漆器之一,成都漆艺拥有3000余年历史,以精美华丽、光泽细润、图彩绚丽著称。伴随着时代的转变,传统漆器逐渐走出人们的生活,成为收藏品和陈设品,成都漆艺的传承也面临后继乏人、创新乏力的问题,像李如斯这样的新生代传承人并不多见。“传帮带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现年65岁的四川省级非遗传承人李杨平表示,培养传承人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大漆过敏,过敏后全身奇痒、水肿,大部分人过不了这一关。在一次招工中,50余名应聘者因过敏最终仅留下20余人。过了生理关后,传承人还面临着心理关。李杨平坦言,“在这个充满浮躁、竞争和‘向钱看’的社会,年轻传承人必须沉得住心、耐得住寂寞,才能练就好手艺。”

像李如斯这样的“80后”“90后”新生代非遗传承人凭着对漆器的执着与热爱,投身于漆艺的传承和发展,并充分发挥其自身美术、动漫、设计等专业优势,让漆艺重新融入现代生活。如今的成都漆器工艺厂不仅与五粮液、竹叶青等多个知名品牌成功合作,作品也开始大胆尝试跨行业、跨流派,手机壳、化妆品粉盒等的创新设计,让古老的漆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同样,为了将银花丝技术传承下去,现年50多岁的道安也一直在寻找传承人。但是,很少人能坚持下去。

银花丝制作工序复杂,包括提纯、拉丝、手工绞合、焊接、洗色、抛光、防氧化处理等数十道工序。而这当中,还要涉及物理、化学、冶金、机械加工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完成。道安是如今全国唯一掌握银花丝技术全部流程的老艺人。

“最难的工序,还应该属焊接。”道安说,因为银的热胀冷缩特性,在银花丝立体摆件的焊接过程中,容易造成作品的变形;此外,如果焊接材料的配方不好,还会在作品上出现明显的焊点。“要处理好变形问题,就需要艺人非常有经验,而要解决焊接问题,就需要掌握焊接材料的独家配方。”此外,在银花丝的焊接环节中,艺人必须在高温环境下完成作业,再热都不能吹空调、电扇,因为空调和电扇会影响气流,干扰到焊接火焰的方向,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但就在如此艰难传承银花丝技术的道路上,女儿王晓璐给道安带来了惊喜。学艺术出身的王晓璐,从年轻人的角度,发现了银花丝制品的市场潜力。她改良了设计风格,使之更贴近年轻人需求。典雅精美的银花丝,凝聚匠心与时尚元素,成为了年轻人婚恋、收藏的珍贵艺术品。王晓璐在实体店基础上做网店销售,更是让精美的银花丝制品赢得了丰富的订单。

如今的四川,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前提下,新生代为古老的技艺注入更多的装饰性与实用性,让“放下身段”的非遗走入寻常百姓家。令成都漆器工艺厂厂长王岳峰欣喜的是,如今全国100多所大专院校纷纷恢复和开设漆器专业,从大工厂、小作坊到迷你的个人工作室,漆器行业有了非常好的发展生态。道安也表示,市场的好转,让她有能力负担更多学徒的费用,同时良好的前景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学习银花丝技术。


编辑:杨岚

关键词:让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非遗新生代传承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