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汽修工付宏年:琢磨发动机23年

2017年06月14日 14:48 | 作者:孙振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付宏年,琢磨发动机23年

这个汽修工会听诊(工匠绝活)

付宏年正在用自制“听诊器”检修汽车。本报记者 孙 振摄

开栏的话

加工零件,误差不到头发丝粗细的1/6;调配颜色,色差通过精密仪器才能识别;远程遥控,机器人灵巧地将托盘分门别类摆上货架……一项项绝活叹为观止,一件件作品巧夺天工,这是日前举办的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上的场景。“没啥诀窍,只是每个流程都需要千锤百炼。”一名参赛选手如此说。

器物有形,匠心无界。小到一枚螺丝钉、大到一艘航天飞船,近说人们的生活日常、远望人类的文明进步,都离不开这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实际上,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制造业的事,也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一个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精品创新。

从今天起,本版开设“工匠绝活”栏目,找寻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一起品鉴他们深藏的绝技和情怀。

【绝活看点】付宏年,安徽省劳动模范,改造医用听诊器为汽车发动机断病。

下午,酷热,夹杂着嗡嗡的轰鸣声,修理车间里焦躁、沉闷,付宏年俯身、侧耳,任由尾气拂面、汗浸衣背,他则耐心地戴上医用听诊器,一手将两个橡胶听筒紧紧塞进耳朵,一手将改装后的听诊头,在发动机外壁的不同位置,反复挪移。

没一会儿,付宏年开出了诊断书:发动机齿轮出现故障,连续的“呲呲”声是轴承出了问题。

付宏年是合肥汽车客运有限公司安捷分公司的一名汽修工人,从事汽修工作已经23个年头了。

用医用听诊器给汽车看病,付宏年算是第一人。以往,老汽修师傅为了听清发动机内部的异响,都是拿一把长柄起子靠在发动机外壁,耳朵贴着起子末端辨听故障,但这样瞧病“误诊率高”。

“起子两端都是圆形的面儿,贴近发动机的一端接触面大,噪音杂,贴近耳朵的一端用手堵耳朵堵不紧,易受外界噪音干扰。”付宏年说,经常是判断这个部件有故障,一番大拆大卸,发现问题并不在那儿。

仔细端详付宏年的听诊器:两个耳孔大小的听筒可死死地塞进耳朵,外界杂音进不来;医用圆形听诊头已被改成尖状杆控头,发动机内部的声音可以传导得更清晰精确。

“听诊法”在修理厂推行,减少了大拆大卸,提高了工作效率、诊断的准确率:听滑动轴承和齿轮异响的准确率达到90%,其他异响也能达到80%。

类似的小创新,付宏年还有一箩筐。比如驾驶员开车时只顾朝前看,汽车机油压力过低时,仪表盘上亮起的报警灯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引起注意,为此,他在车辆内部加装一只声响报警器,当机油压力过低时,双重警报便能及时提醒驾驶员。成本只要20元,却可减少车主成千上万元的损失。

“无他,但手熟耳,外加一点思考。”闲聊之间,付宏年已将七零八落的发动机配件,东拼西凑,组装完成,透过沾满油渍的手心,一层叠着的老茧,坚硬厚实,它是一个个小创新背后的注脚。老茧下面,付宏年左手中指已明显变形,食指指甲中间裂着的暗缝清晰可见——那是一次修理故障车受伤留下的痕迹:当时的付宏年为弄清故障车刹车抱死的原因,不断调试刹车片,以致刹车片突然反打,在猛烈惯性作用下,他的左手被死死夹在刹车片里,食指指甲盖被整个掀了下来。

每天至少要检查10多辆车,小修不过夜、大修加班干,每个配件都维修过成百上千遍;为弄清一个配件的来龙去脉,应用原理,他翻看技术资料,琢磨研究;思考每一次的故障原因,及时给出解决方案。付宏年坦言“依然喜欢维修工作”,“累点儿苦点儿,可每次琢磨透一个小零件,攻克一次大故障,都特别有意思。”

在从业的第23个年头,付宏年有更多期待,“再研究点儿小创新,多给学徒传授点儿经验,让好手艺传下去。”(孙振)

编辑:梁霄

关键词:汽修工 付宏年 发动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