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郑若玲:科学性是高考制度的根本所在

2017年06月15日 15:48 | 作者:郑若玲 | 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为高考“减负”,使改革轻装上阵

尽管40年高考改革在科学性与多样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由于高考背负了许多本不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加之历史传统与社会观念的影响,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具体来说,高考制度应在以下两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予以重点突破。

减轻高考社会责任,回归高考教育功能。在我国,高考背负了太多的社会责任,有些责任甚至不该由它来承担。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教育公平问题,表面上看是高考所致,背后其实是教育体制本身乃至社会体制的问题。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不公、高考移民、异地高考、高考减招事件等,根源都在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社会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

事实上,高考本身具有许多正面功能,如“以考促学”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科学命题可以解决学生知识结构残缺不合理问题,考试内容可以体现国家意识、实施政治教化,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可以凝聚民心、稳定社会,科学合理的选才制度可以为高校甄拔合格新生、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等。我们要做的,是卸下捆绑在高考身上的众多教育与社会包袱。高考改革应该以恢复和强化教育功能为根本原则,并兼顾社会功能,提升招考的科学性,以科学推进公平,使高考改革能轻装上阵、锐意进取。唯有如此,考试招生才能出色发挥选拔英才、服务教育的本质功效。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践行高校招生自主权。

2003年,教育部谨慎推出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虽然在十余年的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但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高校在考核方式、报考条件、录取标准、公示范围、政策倾斜、考试时间等方面不断探索与调整,高校自主招生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笔者认为,目前自主招生的改革力度还不够大,今后应强化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意识,在以下方面大力践行高校自主招生权。

一是对于高水平大学,在充分尊重其改革意愿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它们将高考分数由录取的“硬条件”调整为“软标准”,像欧美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那样,根据高考分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高校自主笔试或面试表现、考生获奖材料或才艺证明、参加的社会活动及表现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多元评价与综合录取。与此同时,增强招生机制的透明度,让自主招生“沐浴”在阳光下、成长在自由中,如此,方能发挥其科学选才与引导教育的最大功效。

二是强化高校招生多样化意识,为“奇才怪才”等特殊人才开辟绿色通道。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普通教育主要是给学生打基础,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同时也为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但高等教育旨在培养专业化人才,即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所以高等教育对象既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全才”,也需要在某方面有突出专长的“奇才怪才”,后者甚至更有可能成为某行业的“专家”。因此,高校在招收新生时,应本着多样化原则,广泛招收多样化学生,以培养多样化专门人才。

目前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基本上都是名列前茅的高水平大学,它们所缺乏的不是总体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偏才”“怪才”或其他各种特殊人才。事实上,自主招生改革的本原动机就是在传统的“唯分是取”制度外另辟蹊径,采用多元的标准、多维的视角,将那些各有所长的“奇才”、“怪才”乃至“偏才”纳入选择视野。但出于公平的压力,目前高校自主招生主要还是倚重可量化的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招收到的几乎都是“全才”,这显然偏离了自主招生的改革目标。目前大学对生源多样化的意义普遍认识不够,对特殊人才的价值也普遍缺乏自觉意识,今后应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加强研究,为特殊人才进入高水平大学开辟科学、合理、可行的绿色通道。

高考制度在60多年的历程中饱经风雨,尤其在过去的40年,高考见证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巨变,并努力与时俱进尝试了许多颇有意义的改革。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竞争起点的上移,高考制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会继续改革,而且涉入“深水区”后,改革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但无论高考如何变化,一些基本的理念与原则都必须一以贯之地体现与遵循,比如坚守公平公正、秉持科学创新、促进个性发展、强化育人功能、提升教育质量、服务社会需求等。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加强高考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清晰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边界,尊重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凸显高考制度的教育功能。高考改革,永远在路上。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科学 高考 制度 招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