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我走访的情况必须如实反映

2017年06月16日 09:23 | 作者:康前军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7年4月26日星期三雨

早上8:00,我们全体机关干部统一乘车前往联系的扶贫村,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不到九点半就到了目的地。不巧的是,走的时候天气还不错,到了村上却下起了中雨。我倒觉得无所谓,本来自己就是“泥腿子”出身嘛。大家似乎也并未受到影响,迅速分好了组,按照各自的目的地进发。

我与小文一组,到的是9社,尚未硬化的土路被雨一淋,便显得泥泞不堪。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地里,但闻着路旁的柠檬花香,倒也觉得别有滋味。我们9社应该走访的村民有38户,半天时间走下来,实际走访的有22户,其余的要么在外地打工,要么在其他地方,都不在家,只得作罢,等后头打电话访谈吧。

走访的过程是轻车熟路,与群众的交流也是方言俗语,沟通毫无压力。我们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深入群众家中,详细询问其家庭成员、生产生活、收入来源、存在困难等情况,征求其对脱贫攻坚政策在基层落实、村“两委”和机关派驻“第一书记”工作的建议意见。原本以为,这次访谈是形式大于内容,但一番走访下来,我的心却渐渐沉重起来,我们所做的工作与群众的愿望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平时取得的一些成绩,群众也并不是完全赞同的。群众的一致共识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扶贫政策好,老百姓都坚决拥护,但落实到基层,反而是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督查,真正按照老百姓的需求办的事、真正询问老百姓的愿望来办的事情反而更少了。有的群众坦言,干部到家中嘘寒问暖的不多,更没有征求个人的建议意见。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并不是个例,在全国各地基层一线,想必是共性存在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次要求必须进村入户的原因所在吧。我们现在都在提问题导向,而脱贫攻坚的问题导向,必须以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这才是我们情为民所系的真实体现。我想,回去后我要把这个问题单独提出来,这比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更重要。

这次访谈也了解到一些具体的情况。老百姓的愿望集中起来其实就三点:一是要尽快把两公里的泥路硬化,要不然柠檬收了运不出去,辛苦一年又等于白干;二是要把村上的养猪、养青蛙、养土鸡等项目进一步办好,要发动村民多参与,赚了还是亏了,也要定期报盘,该分红的要落到实处;三是要对真贫困的家庭和因修路等原因失地的家庭进行政策帮扶,从长效上解决问题。说实话,老百姓反映的这几个问题,我们一直都在努力推进中,也取得了实际成效。比如,该村的公路近两年来已经硬化了3公里了,产业扶贫项目也是从无到有,从有关企业和各级部门争取帮扶资金、项目等也是不遗余力。但群众为何还是有意见?我想,这不能怪群众,事实上我们的工作确实还有不深不细不实的地方。我们的个别村干部,生于村长于村,但也没有做到定期挨家挨户去访贫问苦。想起来媒体前段时间报道脱贫攻坚督查工作中基层应付各项报表不胜其烦的情况,我在想,与其这样对上来扶贫,不如真的静下心、沉下身,多问一问群众到底需要什么,对症下药解决民需民愿问题。

这次走访前,领导的要求是,回来后要把问题梳理好,并积极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对接,按照“简单问题立即办、复杂问题统筹办、条件受限问题努力办”的原则,将问题台账及时消除,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我想,我走访的情况必须如实反映。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走访 情况 群众 反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