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周建中: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顺应民心

2017年06月16日 14:46 | 作者:周建中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作者:周建中(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进行改革。这是对于科技界多年来关于科技奖励改革呼声的回应,也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事件。

科技奖励是对在科学或技术范畴内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员或成果给予奖励的一种激励活动。从狭义的角度看,科技奖励特指以“某某奖”命名的专门化、制度化的一种评价活动,有其特定的奖励章程,并有特定的组织按既定的时间来运行。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奖励体系曾经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是党和国家重视和激励科技人员的有力证明。科技界对国家级科技奖励的认可度极高,获得科技奖励对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奖励在奖励设置、奖励对象上以及评审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科技奖励从根本上是同行之间的一种评议和认可,这种认可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如果评奖本身带来的更多是利益,这就违背了科技奖励的初衷。

科学技术活动本身,是专业性很强的活动,只有同行才能最清楚彼此之间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过多外在因素的干预,会导致评奖的公正性发生扭曲。研究表明,科技奖励中行政力量干预过多是主要问题,而评奖结果与各种利益挂钩太紧是其主要原因。

本次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最大变化是实行“提名制”。以往科技奖励大多是采用申报制,一方面占用了被评对象的大量时间精力,干扰了其正常的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单位在组织申报过程中为了突出成绩,往往就会把成果进行拼装、包装甚至造假,容易滋生学术腐败现象。

实行“提名制”顺应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声,减少了政府、单位和组织在奖励评审过程中的行政力量干预。“提名制”是国际上大多数知名奖励的评奖方式,同行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辨识真正的科技创新成果,提升科技奖励的认可度。

本次改革的另一大特点就是鼓励学术团体、行业协会、企业、基金会及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鼓励民间资金支持科技奖励活动。我国社会科技奖励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然而,有影响的知名社会科技奖励太少,其评审过程不规范,评审结果的认可度不高是其主要问题。而科研人员自身对社会科技奖励的重视不足、国家和社会对其支持力度不够则是主要原因。近几年,不少社会科技奖励设立后又撤销,反映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陷入困境,急需破解。

从国际科技奖励的实践来看,各种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是主体,在激励科研人员方面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未来我们国家社会科技奖励应当在我国科技奖励体系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当前方案中提出了社会科技奖励的改革方向,但是下一步如何具体执行更为重要,这是关乎到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成败的重要问题。

当前政府科技奖励占据主导地位,社会科技奖励长期处于边缘地带,如何采取有力措施,让社会科技奖励发展壮大,获得科研人员的认可,还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在相关政策以及管理措施上提出具体的操作办法,才能让改革落到实处,真正推动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健康发展。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科技 奖励 改革 科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