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由新组建的中央统战部八局主办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训 六分之一是“80后”

这次培训被认为是开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新局面的“开山篇”

2017年06月19日 09:38 | 作者:王硕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训60人中有10名“80后”


今年5月,中央统战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局”成立后首次主办培训班,60人中平均年龄42岁,29人是各级代表、委员


今年5月,中央统战部主办的第13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训班,学员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门口合影留念。中央社院供图


今年5月,中央统战部主办的第13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训班,学员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中央社院供图


6月7日,清华大学教授陈来在为学员授课。6月初,中央社院举办了“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培训班”,学员多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今年5月5日至13日,6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受邀来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参加由中央统战部八局(全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局”)主办的培训。

这个名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研究班”自2004年开始举办,到今年已是第13期。在此之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研究班”由中央统战部六局主办。

2016年6月,中央统战部八局正式组建。据了解,这是时隔11年之后,中央统战部再次设立新的正局级部门。而此次培训,正是由新组建的八局主办的首次培训,同时也是今年2月中央首次就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召开专门会议后,举办的第一期培训。

这次培训,也被认为是开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新局面的“开山篇”。

那么,这些新阶层人士是怎么确定的?如何选取的?培训班谁来授课?课程有哪些?授课中,如何针对新阶层人士的特点,增强针对性?学员听课后感受如何?对于上述一系列疑问,新京报记者通过采访为你一一揭开。

60名学员,来自全国31个省份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分布在体制外、以中青年为主,大多数为党外人士,这些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为期一周的培训结束后,刘启芳从北京回到了吉林农村。刘启芳是北京人,曾是国内一家大型广告传媒公司的合伙人。4年前,她做了一个让很多人诧异的决定,离开繁华都市,到从未去过的吉林农村做公益。如今,她的身份是一个社会组织的负责人。

今年5月5日,刘启芳和另外59人,作为新阶层的代表人士,走进了中央统战部主办的培训班。律师、作家、职业经理人、新媒体企业出资人、社会组织负责人……60个人基本互不相识,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和行业,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社会经历。

在5月6日的开班仪式上,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戴均良对他们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他说,统战工作的内容之一,就是广交朋友。

据了解,这60名新的社会阶层的代表人士来自全国31个省份,平均年龄42岁,其中有10名“80后”。他们大多由各省份的统战部门或其他一些机构推荐产生。其中,21人是省份的各级政协委员,8人是全国以及省份的各级人大代表。

中央统战部八局局长张明给他们上了第一堂课,课程题目为《贯彻落实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会议精神》。

在课堂上,张明总结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特点。他说,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分布在体制外、以中青年为主,大多数为党外人士,这些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专业素质较高,职业流动频繁,中高收入居多,他们思想活跃多元、关注社会问题,社交方式网络化特征明显。

在课堂上,张明还阐述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性。他说,当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正处于快速成长但尚未成熟的关键可塑期,也处于加强团结引导的重要窗口期,要努力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十年之变”

2015年9月,《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公布,“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明确为四个群体。

“新的社会阶层”,这对普通公众而言,是近两年才进入视野的名词。但是对于统战部门来说,近十余年来,却一直都是他们的工作对象。

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新的社会阶层”的概念。2004年起,中央统战部基本上每年都会针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举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研究班”,至今已举办了13期。

但是,和此前不同,今年的培训班不再由统战部六局主办,而是由去年刚刚成立的八局主办。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变化,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的社会阶层的构成发生了变化。

2006年,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包括“六种人”:即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但是,因为在群体构成、职业特征、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并列提出。2015年,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又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

2015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向社会公布,习近平对统战工作对象的表述和意见在《条例》中有了体现。该《条例》中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并列作为统战工作对象,也就是说,从统战工作的角度来看,原来所讲的“六种人”中的“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一般不再称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而应归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由此开始,“新的社会阶层”明确为四个群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

2016年6月,中央统战部八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局)应运而生,专门负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据了解,这是时隔11年之后,中央统战部再次设立新的正局级部门,这也成为能够载入中央统战部史册的大事。

政治课讲授,寻找新的“切入点”

2016年11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向中央有关部门报送了一份报告,提出了从“文化共识”入手,给新阶层等十类人讲清中华文化,从文化共识教育入手,达到政治共识教育的目的,得到了上级的批准。

位于海淀区万寿寺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是一所政治院校。它成立于1956年,由毛泽东定名为“社会主义学院”,周恩来亲自筹办成立。在学院门口处,是邓小平题写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八个金色大字。

60多年来,这里一直是统战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也是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统战部主办的13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研究班”都是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承担。

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列教研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主任冯海波看来,给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上“政治课”并不容易。冯海波在这次培训班上的授课题目是《文化自信与新的社会阶层使命担当》,为了3个多小时的课程,冯海波准备了大半年。

“关键是一定要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冯海波说,新的社会阶层,知识层次偏高,而来参加培训的又是新阶层人士中的杰出代表,很多人有留学背景,年轻,在校期间接受西方的思想比较多,而且长期游离在体制外。

“体制内的干部基本上有相同的工作经历,甚至相同的学科背景,日常思考的问题,大家的思维方式,基本都是一样的。”冯海波说,在工作和现实社会中,这些党内干部要解决的工作问题和思想问题基本一致。

在给这些体制内的干部授课时,冯海波的切入点就从他们在工作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入手,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外有什么认识,党的政策方针是什么,回去后应该怎么干,“基本上就这个套路”。

但是,“对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这种传统的上政治课的方式可能效果就不太好”,冯海波说,“他们如果不认可你的观点,你就很难给他讲得进去,而且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这个问题,在环保部原副部长潘岳2016年履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后,找到了新的切入点。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袁莎介绍,2016年11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向中央有关部门报送了一份报告,提出了从“文化共识”入手,给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非公经济、新阶层等十类人讲清中华文化,用包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华文化,因群施教,进而由文化共识形成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最终达到政治共识教育的目的。这份报告得到了上级的批准。此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用了半年时间,准备课程和讲义,主要是针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行培训。

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门口,还挂着一块牌子:中华文化学院。这是1997年加挂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门口的,如今也成了中央社院的一块“金字招牌”。

“文化这个东西,无论你持有什么样的政治观点,无论你关心什么样的社会问题,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受的教育,但是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其中优秀的东西,这个大家都是认可的。在这方面,可以寻找到最大的共识。”冯海波说。

8位老师授课,包括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

作为新阶层的代表人士参加此次培训,刘峰说他感到很“光荣”,学员们感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接受了培训课一个月后,刘峰写了两份千字的感想。刘峰是北京某文化传媒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北京市的人大代表,他和刘启芳都是第13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研究班”的班委。

作为新阶层的代表人士参加此次培训,刘峰说他感到很“光荣”,学员们感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一周的课程培训中,安排了8位老师授课,授课内容包括《当前宏观经济变化与宏观政策分析》、《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问题分析》、《“一带一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

授课老师中,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国社科院的教授,也有中央统战部的官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此外,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他的授课题目是《如何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在刘峰看来,这样的课程设置很特别。他说,很多人了解国家政策都是看新闻,但是听高层次的专家学者,甚至是副国级的官员,面对面地解析这些政策,感受很不一样。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第一次,这么全面地了解国家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刘峰说,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特别是一些自由职业者,作家和艺术家都特别“宅”,不与社会交往,更别提参与社会治理、参政议政了。

“作为作家,本身非常需要各方面的知识。授课老师很高端,讲到很多之前不太知道,不太了解,甚至一知半解的东西,讲得非常透彻,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又有了新的不一样的提升。”网络小说《芈月传》的作者蒋胜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第13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研究班”是开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新局面的“开山篇”,它是今年2月中央首次就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召开专门会议后,举办的第一期培训。

今年2月底,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会议召开。据了解,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就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召开的专门会议,是关于新的社会阶层群体统战工作的“定调会”、“部署会”。

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指出,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需要。

新阶层人士将“更多参与决策和社会治理”

“其实,每个人都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儿,主流的声音影响带动你一点儿,就感觉找到了明确的方向,会非常开心。”刘启芳说。

此次培训,学员除了集中的课程学习外,还赴广西百色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考察新农村建设。

培训课程结束后,刘启芳从北京回到了吉林农村。从2013年至今,刘启芳在吉林做公益已有4个年头,4年里她所在的“吉青·吉心工程”项目让吉林省内6000余名农民接受了免费的心脏病手术,吉林省的9941个乡村,她已经走了大半。

如今,刘启芳还常常回想起在培训班度过的那一周,“感觉比高考还紧张,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最热闹的是安排在课后的分组讨论,两场讨论的主题都是围绕新的社会阶层如何发挥优势作用,承担社会责任。“讨论从晚上7点开始,9点结束,但是每次都延时到10点后。”刘启芳说,10点钟散会后,大家觉得不过瘾,又都跑到组长的房间继续讨论,一直聊到十一二点才散。

“其实,每个人都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儿,有时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似懂非懂,或者有些感觉,这时主流的声音影响带动你一点儿,就感觉找到了明确的方向,会非常开心。”刘启芳说,大家讨论中可以看到,其实很多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各种方式,用柔软的手段改变着社会。只不过,之前的这种努力是分散的,没有人关注的,现在感到“找到组织了”。

这或许正是统战部门培训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初衷。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从重新定义新阶层,到中央统战部八局成立,再到今年2月为加强新阶层统战召开专门大会,国家对新阶层越来越关注。

“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竹立家说,随着社会发展,新阶层人士会越来越多。这个新的社会阶层以年轻人为主力,素质高,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同时,他们又是体制外的一群人,大多数人不是党员,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未来更好地管理,吸纳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竹立家表示,中央对新的社会阶层参与社会治理、参与国家的决策和发展有很高期待,“我相信,今后不只是培训,还会有更多渠道让他们参政议政,比如在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里,新阶层的面孔还会增加”。

新京报记者 王硕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阶层 人士 培训 中央统战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