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第四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大会发言 大会发言

王东阳:合理膳食是健康建设的重大举措

2017年06月19日 19:48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扩大,食物供给状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原来的市场食品紧缺、只能生产什么吃什么,迅速进入到市场供应应有尽有、想吃什么吃什么的新格局。当前我国食物营养发展快速转型,但仍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一是在温饱基本解决后,虽然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差距逐渐缩小,但膳食不平衡引发的问题却日渐突出。二是食品加工滞后于全面小康生活的便捷化、功能化需求。三是饮食文化宣传中普遍缺乏科学引导。四是食物营养管理指导及食育工作相对薄弱。

王东阳

目前我国超重人群有305亿,肥胖人群有12亿,高血压236亿,高胆固醇3200多万,糖尿病9600多万。在疾病治疗上,城市慢性病患者每年约花费其收入的一半,农村慢性病患者每年约花费其收入的13倍。由于营养指导、营养干预及食物营养教育等工作相对落后和缺失,我国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病残率高居不下,并与经济增长齐头并进,使我国全面小康极易出现“富且病着”的不良情势及其恶性循环。建议:

第一,必须从人的全面发展、健康中国稳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实现关口前移。把营养与健康作为人人关切的大事,通过引导和干预,在吃饱吃好吃得营养的同时吃出健康,不能吃出疾病吃出负担。要在小学中学开设“食育”课程,自儿时起养成科学的膳食理念。开展食物与营养知识进村(社区)入户活动,对居民加强营养和健康教育。媒体饮食类节目要有必要的营养健康知识的宣讲,引导人们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要把控制体重增加作为促进膳食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使人们管住嘴、迈开腿。这样方能把更多的支出和时间用于发展性、享受性消费,少建医院多建公园,少看病多看风景多看书,真正享用国家现代化发展成果。

第二,引导人们吃好吃得有营养,合理调整食物结构,坚持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从国土资源承载力上看,我国国内食物供给仍处于紧缺态势,现有资源已不足以支撑国民吃饱吃好的要求。2007年以来,我国大豆等农产品进口量逐年增加,按照现有单产水平折算为播种面积每年超过8亿亩,而且这一缺口将随着人口对食物需求的增长持续扩大。要鼓励多吃蔬果、奶类、豆类、坚果、薯类食品,大力发展优质食用农产品、方便营养加工食品,有利于实现农业供给侧提档升级,不仅能够促进居民营养改善、体质改善,还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国土资源的过载压力,实现自然生态的休养生息。

第三,借鉴国外有效做法,启动实施食物与营养重大行动。为解决我国贫困、低收入人群膳食摄入量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等问题,有效化解农产品库存压力,国家首先应尽快组织发放“食物券”,为贫困、低收入人群及中小学生提供基本营养需要,在老少边穷地区中小学校实施免费午餐行动;在贫困地区推行营养型农业发展,重点开发特色优质食物资源、新食品原料生产。其次,动员社会力量携手共进,推动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落实,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在全国推行“全民减盐行动”、食用油“减油”行动以及控糖、限酒活动,对加糖非酒精饮料征收消费税,对高糖、高盐或高咖啡因的包装产品征税,并将税收用于公共卫生设施条件的改善。

第四,各级政府要强化对食物与营养工作的指导,真正将其摆上工作日程。进一步推动食物营养发展纲要落地,督促有关省市制定食物营养发展实施计划,采取营养干预措施引领,加大对食物与营养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快制订、实施“食物营养促进法”,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健康工作的指导,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营养需要等,作为各级政府营养促进及干预的职责,推进食物与营养的法制化管理。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