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王扶林:有敬畏之心,才有经典之作

2017年06月19日 14:12 | 作者:王一 |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眼光

领导很干脆地说:“你定”

30年了,王扶林还记得每一个主要演员的名字,与当年相遇时的一幕幕。

“认识陈晓旭是一种机缘。”王扶林回忆。

那时陈晓旭只有17岁,是鞍山话剧团的一名学员。听说要拍《红楼梦》,陈晓旭就给王扶林写了信,寄来两张登着她诗歌作品的剪报,一张画报封面,还有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陈晓旭在信里说自己想演林黛玉,还对这个人物进行了分析,也谈到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王扶林看了信,觉得很难得,于是给陈晓旭回了一封信,告诉她可以来北京参加学习班。

对于当年初见陈晓旭时的情形,王扶林描述得十分细致:“那天正好下雨,一个瘦弱的女孩子就在雨中出现了。我们聊了好久,唯一对她不满意的,就是觉得不够漂亮,林黛玉好像还应该再美一点,但她的气质、感觉,就是林黛玉。”之后,通过学习班对陈晓旭的了解,王扶林发现她非常聪明,说话也有点损,活脱脱就是林黛玉。

与“黛玉”的顺利敲定不同,更多时候,剧组面临着十分困难的选择。在“王熙凤”一角上,当时就有三位有力竞争者。

“我第一眼看到邓婕,就觉得她一双眼睛很有神,让人眼前一亮。不过,邓婕个头娇小,竞争王熙凤是个劣势。”除了邓婕,另外两位候选人,一位是话剧演员,个子高挑,有影视经验;一位则是越剧演员,形象很好;全剧组倾向邓婕的,只有导演王扶林和编剧周雷。

“当时,我问分管领导:‘三个王熙凤,你选哪个?’他中意那位越剧演员。随后他又问我的想法。我说邓婕。邓婕喜欢看书,肯钻研,不浮躁,演王熙凤的人不能没文化,否则演不出王熙凤的多面性。领导很干脆地说:你定。”

最终,邓婕饰演的王熙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举摘下了当年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

王扶林至今十分感慨:“现在有一些领导,自认为很有艺术涵养,手中有权,说了算;也有一些投资人,觉得是自己筹来了钱,有决定权。所以,我特别庆幸当时主管领导对主创人员的信任。这不仅是对我们的艺术眼光的信任,也是对艺术规律的尊重与敬畏。”

奥秘

经费紧张不是降低水准的理由

与当下影视界“热钱”不断涌入不同,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拍摄预算有限,整个《红楼梦》的拍摄过程中,如何节省经费,是王扶林遇到的大问题。

“好在,不管多苦多累,大家都团结在一起。”

王扶林提到了拍摄时的两件小事:

当时,所有的演员都住在一栋筒子楼里,所有女孩子共用一个卫生间,所有男孩子共用一个卫生间。谁都想象得到,几十个人用一个卫生间会有多么不方便,但没有人抱怨一句;拍戏的过程中,演员们伙食也不好,正好拍吃东西闲聊的戏,就开始吃道具。后来,主管财务的制片主任提了意见,不是剧情需要,演员们就再也没主动吃过。

经费这么紧张,但却不是降低艺术品质的理由。如何把戏拍得又好又省,王扶林动足了脑筋。

《红楼梦》中有不少大场面,秦可卿出殡、元妃省亲是其中场面最大的两场戏。每一场都要动用好几千人,道具也是好几百件。一般来讲,这样“劳民伤财”的场面起码要拍一个礼拜,远景、中景、近景一遍遍拍。但王扶林却只拍了一遍,而且效果非常好。

询问其中的奥秘,王扶林有点得意:“其实就用拍纪录片的方式拍”。他请一位副导演专门负责这两场戏,就拿秦可卿出殡来说,送葬队伍该怎么组织,前头用什么仪仗、多少人,中间多少人,手里拿些什么,后面是哭殡的、多少人,还有出殡的步骤都确认好了,然后组织人员一遍遍演练。

“就像是参加大型活动之前的排练,拍摄那天就有一种真正上场的感觉,必须一次成功。”

一周后,正式开拍。一个下午,王扶林用两台摄像机完成了全景、中景与近景的全部拍摄,又补拍了一些特写,手法简单,但镜头连贯、紧凑,效果不错。

庆幸

“我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

87版《红楼梦》问世30年来,虽然电影版和新版电视剧先后推出,但87版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始终未被超越。

期间,很多人都想知道其中的秘诀,但王扶林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却是“感谢”:“我是真的、发自内心地感谢台前幕后所有的人员,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这样一部《红楼梦》。”

他感谢服装设计师史延芹。《红楼梦》 这样的鸿篇巨制,人物造型、服装是一个大问题。纱的、棉的、绸的、缎的、皮的,刺绣的、绎丝的,单的、夹的,家常的、出客的,喜庆的、办丧事穿的,主子的、奴才的……名目繁多,数不胜数。史延芹设计的服装,既尊重原著和历史,又突破了戏剧的框框,是“活生生”的服装——生活化,同时又华丽纷呈,美到每一个细节,至今也不会让人感到落伍与老套。

他感谢摄像师李耀宗。李耀宗学表演出身,却能把一部很难把握的大戏拍得精雕细刻、统一完整,无论构图还是用光都很讲究,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他也感谢作曲王立平,演唱陈力。《枉凝眉》《晴雯歌》等13首歌曲,30年来广为传唱。王扶林回忆:“王立平原先写的都是流行歌曲。当时,王立平40岁,主动找到我们说:我愿意把我创作的黄金时代贡献给《红楼梦》。我先试写一个主题歌,如果你们觉得好,就用;如果写得不好,我一分钱不要,自己就走。”与现在作曲看完样片再写曲子不同,当剧组只有导演的时候,王立平就加入其中,而且一待就是四年。正是因为他自始至终的参与,对《红楼梦》的深入了解,创作时甚至一边流泪一边写,才有了后来堪称经典的一支支曲子。

……

“我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王扶林感慨。

而这些说不完、道不尽的感谢,30年来,已经汇聚成为深深的感动、感激,甚至是庆幸:

正是一代电视工作者对艺术的共同热爱,敬业踏实、不浮不躁,不懈付出,才托举出了一部超越时代、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

编辑:位林惠

01 02 03

关键词:红楼梦 电视剧 王扶林 经典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