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开掘奥运场馆文化价值

2017年06月23日 14:22 | 作者:汪大昭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见识过古罗马竞技场的人都会感叹人类智慧在古代建筑上的成就。这座1900多年前的椭圆形建筑,其基本结构至今仍在沿用,阶梯式看台逐层向后延展,最大容量约9万人,放到今天,也是世界排名前几位的超大型运动场。

此后,世界各国和地区先后建起数以百计的大型运动场,用于竞技比赛和演出、集会,举办过奥运会的23座城市都留下了这样的宏伟建筑,成为人类文明重要的物质和文化遗产。

timg (3)

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在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进行,那是1936年奥运会的主赛场。虽然经历了多次改建和重建,但奥林匹克钟楼和马拉松之门等主要史迹元素多被保留。

东京代代木体育馆是为举办1964年奥运会而建,半个世纪过去,日本女排早已不是世界一流强队,但青少年球迷依然带着极高的兴致而来,能到这座见证日本排球辉煌的体育馆看世界杯赛,不由得心生敬畏。水泥建筑也会说话,因为它是体育文化的标志。

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球场于1950年落成,曾经号称有20万人的容量,见证过球王贝利踢进第1000球的历史时刻。2016年里约奥运会,马拉卡纳球场承办开幕式,并留下了巴西足球队夺取金牌的足迹。

如上的体育场馆都有了一大把年纪,所记载的历史文化长青常新,每成东道主,仍是主赛场的首选之地。

说到奥运会主赛场,一项重要功能是承办开幕式,规模超大、设施俱全,都是必须的。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的主赛场,采取了搭建临时看台的设计。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主赛场,也将部分看台设计为临时型,赛后拆去,使体育场更加便于进行一般赛事和公众使用。

相比永久性建筑,这的确减少了不少烦恼。法国为举办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而兴建的法兰西大球场,容量为8万人,但是,高级别比赛资源有限,常年进行的职业足球联赛,没有一家法甲俱乐部愿意重金换来空着半数看台的氛围,以致球场不惜躬身向法乙俱乐部招租。

大型、超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和经营属于世界性难题。国际奥委会一直担心沉重的经济负担会打击申办奥运会的积极性,前任主席罗格倡导创办青年奥运会,规定申办方必须承诺不专门为举办青奥会大兴土木,尽可能使用现有场馆、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

一座著名的体育场必定是城市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那里的人们用双手维护它的外在形象,更怀着骄傲、珍惜和崇敬之情分享它为身心健康带来的功用。认识到这种意义和价值始终伴随着体育场的存在,文化内涵才是赛后利用和经营的出路。

大型体育场馆为顶级竞技比赛而建,终归是少数人玩,多数人看。其实,即便是国字号体育场,也可适当开放,让更多人来过把瘾。日前,全国幼儿足球比赛在“鸟巢”举行,孩子们虽然只在跑道外围圈起一块小场地踢球,这段经历也会记一辈子。

建设时绘声绘色地描述蓝图,建成后不断填补遗缺,这种情况各国多有。随着电视转播全媒体技术的发展,欣赏赛事的途径也在变化。依托大量中小型场馆,慎重规划建设超大型体育场馆,是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潮流,全球大同。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文化 场馆 价值 开掘 奥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