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守护,一滴清水漂流入港记

2017年06月24日 13:36 | 作者:车晓蕙 吴涛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广州6月24日电 题:守护,一滴清水漂流入港记

新华社记者车晓蕙 吴涛

一滴清水,从江西寻乌县桠髻钵山顺流而下。翻山越岭,穿越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进入香港的千家万户。

从源头到水尾,漂流560多公里,这滴水洁净如初。

山孕育了水,水养育了人,人守护着水。

在经济最发达地区保护“一江清水”

东江流经的珠三角地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工业化发展最迅猛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冲动和生态保护的博弈也最激烈。

东深供水工程上世纪六十年代建成运行,目前东江供港水占香港日常用水75%以上。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奇峰坦言:“跨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矛盾多,难度大,虽然广东省政府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但从各地市来说,每个地方都有发展经济的强烈冲动。”

为保护一江清水,东江流域跨区域环保之战持续了数十年。广东省为东江污染防治出台的有关政策法规在2015年就已达到20部之多,治理标准中“最严厉”“最严格”等字样频繁出现。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东江监察局、东江流域管理局、深圳市东深水源保护办公室等机构,都是专为保障东深供水工程水质而设。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东深供水工程经历了三次大规模扩建、一次改造,累计耗资76亿元。2003年改造完成后,开始使用独立输水管渠,从东莞到深圳实现全封闭运行、清污分流,排除了水质受下游地区污染的可能。

在东江发源地,当地政府禁止伐木、禁止开矿,甚至禁止种果树。寻乌县东江源村村民张昌权说:“山上的稀土矿要是允许开采,起码有几千万元的收益,但不能开。以前种果是我们的支柱产业,现在不能种了,也不准伐木。”

在整个东江流域,保护水质的行动不断升级。目前,从城市到乡镇到农村的污水处理已经大范围铺开,对东江干流的保护从流域内中小河流治理向外延伸。据了解,河源市规划从2015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投入财政资金20多亿元,对区域内100多条中小河流、1700多公里长的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在源头上保证汇入东江干流的水都是清澈的。

在东江供水工程沿线的东莞、深圳地区,粤港供水有限公司组建专门巡逻队伍,每天巡查河流,抽取样本进行监测。粤港供水有限公司水研部副总经理林青说,对供港水源,监测中心固定检测的指标每天有4个,每周7个,每月29个,全年是109个指标。如此密集而全面的监测,都是为了确保输送到香港的水优质可靠。

数据显示,尽管沿线经济持续增长,东深供水工程的水质却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林青介绍:“近两年东江来水的水质更好了。从监测数据看,多数时间99%的检测数据都能达到一类水标准。”

发展理念转变: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

经过数十年的坚持,如今“保护好一江清水”已成为沿线政府和民众的主动行为,从曾经的法律法规、上级部门和政府“要我保护”,变成了“我要保护”。东江供水经历了工业化突飞猛进的年代,也迎来了生态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年代。

库容高达130多亿立方米的新丰江水库是东江上最重要的水库,目前功能已从过去的发电变成了调蓄和供水。四季常青、碧绿如画的景致,让新丰江水库获得了另一个美丽的名字:“万绿湖”。如今这里已成为华南第一大湖和知名的生态旅游胜地,成了河源市最亮眼的名片。

河源市水务局副局长赖寿雄说,河源经济并不发达,环保曾经让当地工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为了保护生态不受影响,当地叫停了三条水库保护区内的公路,并出钱将保护区的村民迁出安置。多年来,河源市拒绝了上百亿元的工业投资项目。

“长期对环保的重视让河源拥有了其他地方不具备的绿水青山优势,优质的水源正成为当地最大的财富。”赖寿雄说。

目前,新丰江水库划出的生态保护林高达173万亩。护林员黄来兴已经在新丰江库区巡山20多年,他说:“我爷爷那一辈是砍树的,我这一辈是看树的,没有树,水就不会这么清。”

爱护“一江清水”,已经在当地深入人心。在新丰江上游支流养鱼讨生活的渔民肖利祥骄傲地告诉记者:“我养的鱼都是生态绿色的,从不投料,不仅不会污染水质,鱼吃了水里的浮游物,还能净化水质。”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清清东江水,在沿线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水文化。

在河源市区,东江穿城而过,江岸被整饰一新,蓝天白云在清波里荡漾,岸边勒杜鹃花红叶绿,人们在两岸锻炼、嬉戏。夜晚,霓虹灿烂美轮美奂的“桃花水母”剧院,更成为河源新的地标建筑,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

常年在新丰江水库监测水质的河源市环保局万绿湖环监分局副局长赖劲松说:“近几年,桃花水母在新丰江多次被发现,这种几亿年前就在地球上存在的单细胞物种,只有在水质非常好的水域才能生存。河源文化剧院以‘桃花水母’为造型,表达的就是对水的喜爱。‘水’已成为河源的文化名片。”

不仅在河源,“寸土寸金”的深圳市也在深圳水库划出了8万多亩保护区,禁止一切污染项目建设。深圳水库所在地罗湖区花费三年时间,将流入水库的梧桐山河从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露天排污水道变成了鲜花盛开、水道整洁的亲水公园。

如今,深圳水库、梧桐山河沿线不仅成为深港两地小学生假期写生、城市居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还为周边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了空间,成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

君住江头,我住江尾,共饮一江水

悠悠东江水,一路流淌千里到达香港,沿线千万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共饮一江水”,情意愈见深厚。

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初衷是引水济港、解旱情之困,52年来已向香港送水近240亿立方米,是香港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有利保障。历经50多年风雨,东江水也成为香港和内地密不可分的联系纽带,承载着两地互爱互融之情。

香港立法会议员每年都到东江流域沿线考察,香港中小学生经常组团到东江沿线水库、污水处理厂参观交流,粤港供水有限公司与香港水务部门更是常态化地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交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饮一江水的两地儿女,携手守护着一江清水。

香港民间环保人士吴方笑薇从2008年开始,组织发起了“‘饮水思源’东江上下游伙伴计划”,每年往返于香港和东江源地区,募捐筹款到东江源进行垃圾回收处理、买树苗给村民栽种公益林,如今已植树18万株。

吴方笑薇告诉记者,她在香港土生土长,童年曾经历香港大旱。而东江供水工程建成后,解决了香港的供水难题,自己就是喝着东江水长大的。吴方笑薇为东江源村出资建了五六十个环保厕所,村民们也改变了乱丢垃圾的习惯,现在每天都会有保洁员来回收、处理垃圾。

“我们同喝一口东江水,有责任去保护这条母亲河。”吴方笑薇说。(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东江 香港 目前东江供港水

更多

更多